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二季度券商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放榜:11家券商规模环比减少

2022-08-04 17:26:42 来源:经济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实习生黎雨辰、邹梦阳 北京报道

8月1日晚间,中基协公布2022年二季度各项资管业务月均规模数据前20家券商名单。整体来看,券商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合计达到5.66万亿元,和一季度的5.89万亿元相比,少了近2354.6亿元。

今年二季度,受市场整体下行影响,券商资管业务部分承压,共有11家券商二季度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环比减少。前20名的上榜“分数线”也由一季度的779.48亿元下移至754.65亿元。

从排名来看,本次前20名基本都是一季度的“老面孔”。但进一步分析来看,多家券商在二季度出现了小幅座次更迭,新的竞争格局渐显。

(数据来源:中基协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

TOP20券商角逐换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除首创证券换下浙商证券,在二季度新上榜之外,其余榜上券商的排名变动基本是以小幅换位为主,相比一季度变动幅度最多不超过上下3名。

其中,“老大哥”中信证券排名雷打不动,月均管理规模0.82%的小幅增长。二季度,中信证券私募资管月均规模达到11792.51亿元,占前20名总规模的20.8%,以绝对优势蝉联冠军。

而一季度排名第二、第三的券商在二季度的座次则发生了交换,主要原因在于,中金公司的资管规模出现回缩。

统计数据显示,中金公司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在二季度榜单中环比下滑幅度最大,从上一季度的7045.66亿元降至5470.43亿元,降幅约为22.36%。因此,中金公司从一季度的第二名滑落至第三名。

相较之下,中银证券私募资管月均规模虽有2%的小幅下挫,但仍以6551.91亿元的总规模逆袭,超越中金公司位列第二。

从增长侧来看,二季度私募资产管理月均规模增长规模最大的要数光大证券,环比增长达到390.89亿元,一举跃升两名,位列第四。

除了光大证券之外,中信建投、申万宏源、财通证券和安信证券在私募资管方面也均有30亿元至200余亿元不等的月均规模增长。

从月均规模增速来看,国金证券凭借着18.95%的环比增长率问鼎二季度增速冠军。实际上,公司在一季度的私募资管月均规模数据同样亮眼,以1356.71亿元的月均规模排名行业第13位,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44.66%。

资管实力是券商财富管理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目前券商板块财富管理转型初具成效。根据上述排名和数据可以看出,头部券商资产管理规模优势明显,券商持续加大资管业务投入。

据中基协7月28日消息,6月备案私募资管产品数量最多的为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与5月相比,这两类机构6月私募资管产品设立规模合计增长337.81亿元,6月份设立规模362.19亿元环比增长85%。

截至今年6月底,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749亿元,管理规模中位数241亿元。

亦有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券商申领公募牌照不断释放政策利好,子公司的建立或将有利于证券公司谋求公募业务、开拓更大利益空间。截至7月22日,共有22家券商已获准设立资管子公司,14家券商资管已获批公募牌照。

估值不当问题犹存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月均管理规模下滑幅度最大的中金公司,其业务合规性也被置于聚光灯下。

今年4月14日,北京证监局公布的一份决定显示,中金公司资产管理部执行负责人冯平将被采取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经查,中金公司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对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资品种采用的估值技术不一致的情况,二是使用成本法对私募资管计划中部分资产进行估值。有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4月份的处罚是给到个人的,已经按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

这并不是中金公司第一次“擦边”。2021年11月,北京证监局已就上述问题对中金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要求后者予以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以上并非孤例。

今年2月,东兴证券因私募资管业务存在“资管新规落实不到位,个别产品业绩报酬提取频率超过每6个月一次”、“投资管理不规范,个别产品未及时调整违约债券估值”、“未明确要求定期对集合计划的估值政策和程序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等问题,被北京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后者要求东兴证券切实提高私募资管业务合规风控水平,杜绝此类事项发生。

去年12月,浙商资管因“对同一投资品种采用的估值技术不一致”、“对产品持有的违约资产估值不合理未按规定向投资者披露信息,部分集合产品持续开发申购、赎回”等问题,被浙江证监局要求全面深入整改资管业务,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暂停6个月。

去年11月,上海证监局对申万宏源出具警示函,同样提到了估值问题,即“存在对不同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持有的同类资产采用不同估值方法的情形,且个别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未严格遵守公允估值原则,估值方法不合理”。

从今年二季度的排名来看,申万宏源位列第十,与一季度相比没有变化,月均管理规模环比增长31.41%。而一季度排在第二十位的浙商证券这次被“挤出”前二十名之列。东兴证券没有出现在TOP20榜单中,其资管业务收入在2021年度排在行业第四十二名。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券商私募资管规模增长与机构业务的发展息息相关,有的机构客户会在估值方面有所要求。不过,一旦私募产品出现问题,采用成本法进行估值的话,就会使产品价值虚高,从而带来风险。

大资管时代如何作为

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券商资管一方面需要按照新规的主动管理、投资比例、净值化等要求对私募资管产品进行整改,另一方面,券商纷纷走上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牌照的转型之路。

譬如,本次排名稳居榜首的中信证券,近年来围绕“立足机构、做大零售”的客户开发战略,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推进主动管理、长期限净值型、“固收+”及权益等多资产模式,以及推进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积极推动银行主动管理业务转型等措施。

作为二季度月均管理规模增速最高的券商,国金证券旗下的国金资管于7月12日成为业内第22家、也是年内首家获批设立的券商资产管理子公司。

广发证券分析师陈福认为,国内券商资管经历“去通道化”阵痛后,迎来了主动化业务转型的新阶段。目前,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私募基金强者林立,券商资管如何在标准化、净值型为主的泛资产管理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通过对高盛和大摩的分析,上述分析师认为,可以借鉴以下三点:

其一,业务协同做大客户基础,把握财富管理与投资者机构化浪潮。证券公司发力资管板块相对其他资管机构具有业务协同、客群覆盖、资产丰富的优势,如在资产端与投资银行条线充分协同,建立资管投行模式,由投行负责项目开拓和资产获取,资产管理负责对接资金安排和产品设计,共同拓展REITs、资产支持证券、科创板战略配售等高增长的资产类别。

其二,全产品线、多策略覆盖,重视资产配置与养老业务。公募与私募业务并重,规模与盈利共进。从资金来源来看,公募业务客户基础广、 易做大规模、易形成品牌协同效应,私募业务客群覆盖小,增厚盈利但波动性较大;从资产投向来看,私募产品的策略更加丰富、仓位控制更加灵活、并且能够根据大客户需求进行一对一地定制,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其三,资管业务核心竞争力在于人,应积极探索灵活激励机制。对于资管业务来说,并购是实现规模增长与业务扩张的快速路径,团队并购或结合相应的持股计划安排是实现共赢与有机增长的简易形式。可持续性的壁垒构建来自资管业务的核心是人才,通过薪酬激励吸引、集团品牌赋能、平台业务升级转型更好地实现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及留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18109522888@189.cn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新潮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