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有底气,发展汇信心。开年以来,各地务实进取、提速冲刺拼经济。在江苏,印发“42条”政策措施,以“存量+增量”来共同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在北京,提出城市副中心将保持千亿元以上的投资强度、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等,以此助力扩大内需;在海南,春节假期接待游客总数同比增长18.2%,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3.5%,实现“开门红”……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主动优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接续发力,中国经济必将延续延续“开门红”的态势,走出一条独立的向上曲线,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我们有条件、有基础。一方面,应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的2022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答卷。靠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有效实施,工业生产总体稳定,企业利润结构所有改善,广大市场主体“熬”过了寒冬,为2023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开年数据、特别是春节消费市场的火热,更加证明了中国经济潜能在加速释放。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济指数等三大指数均回升至扩张区间,经济景气水平明显回升,同时物价水平总体稳定,为经济进一步回稳向好留足政策空间。综合看,完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客观上有条件、有基础。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越是困难的时候,做好经济工作就越要凝聚共识、增进信心。当前,中国经济已经闯过了最困难的时候,即将迎来复苏向上、昂扬奋进的春光。当此之际,我们更要引导好市场主体预期,增进各方面畅通经济循环、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看到,对发达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的预计已大幅降至1.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仅为4%。相比之下,时与势明显在我们一边。只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一定能完成预期目标任务,交出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增长预期转化为现实成绩,我们仍要敢担当、善作为,付出艰苦努力。要清醒认识到,预期目标任务都不是单纯的数量预测,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我们既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又要推动质的稳步提高,尤其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为此,在客观理性、增进信心基础上,更要坚持实干作为,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要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从而不断增强发展安全性主动权。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中国经济走过了千山万水,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各项政策效果在加快显现,今年经济运行定会逐步向好、整体回升。不管风吹雨打,无论捧杀棒喝,我们都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团结奋进冲过新的“娄山关”和“腊子口”,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在新发展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巨轮驶向更为开阔的未来水域。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