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中信证券:预计2月信贷有望继续保持高增,强化经济复苏预期

2022-12-11 14:40:39 来源: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9200亿元。考虑到高基数和春节错位等因素,这一数据的“含金量”很高。贷款结构同样亮眼,企业中长期贷款是增长的主力。我们预计2月信贷有望继续保持高增,强化经济复苏预期。社融增速继续下降至9.4%,虽然信贷增长显著,但是企业债、政府债、未贴现票据和外币贷款均有拖累,我们认为这些拖累是暂时的。

  央行发布2023年1月份金融信贷数据。其中,新增信贷4.90万亿元(去年同期3.98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总额5.98万亿元(去年同期6.18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4%(上月9.6%);M2同比增长12.6%(上月11.8%)。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9200亿元,信贷“开门红”含金量很高。

  1)9200亿元的同比多增幅度是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而且这还是在高基数下实现的,即2022年1月的信贷投放量也很大。

  2)今年存在春节错位因素,2022年春节在2月,而2023年春节在1月,今年1月工作日更少。

  3)月底的时候票据利率转跌,可能是部分银行为了平滑信贷投放而推迟放贷,如果不干预的话1月实际贷款量可能更高。当然,由于近期债市波动较大、企业债发行难度加大,部分企业使用贷款来接替到期的企业债。但是即使考虑到这个替代因素(1月企业债同比少增4352亿元),1月的贷款增量仍然非常可观。我们认为主要的贷款需求方是基建和制造业企业。

  ▍信贷结构同样非常亮眼,企业中长期贷款是信贷增长的主力,不过居民中长期贷款依旧低迷。

  1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3.5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4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同比多减5915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多、票据融资减少表明1月的信贷更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效果应该更好。不过居民扩表意愿仍然很低,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2231亿元,同比少增5193亿元,这一方面是因为地产销售不佳且提前偿还房贷的规模还很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基数较高,2021年底按揭额度不足,积压的需求在2022年1月集中释放。

  ▍我们预计2月信贷有望继续保持高增,强化经济复苏预期。

  2022年的信贷波动较大,1、3、5、6月信贷增长较多,但2、4、7月出现下滑,这主要是因为2022年部分月份存在透支后续需求的情况。但今年以来的情况完全不同,1月底甚至可能有部分贷款推迟到2月投放。在1月信贷大幅增长之后,2月的票据利率依旧很高,我们认为2月贷款有望继续保持大幅同比多增的势头,进一步增强市场的经济复苏预期。

  ▍社融增速继续下降至9.4%,虽然信贷增长显著,但是企业债、政府债、未贴现票据和外币贷款均有拖累。

  1月社融增速比上月下滑0.2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录得9.4%。企业债是最大拖累,同比少增4352亿元,已是连续第三个月同比少增,仍是因为理财赎回导致的债市波动。政府债同比少增1886亿元,今年迄今专项债发行节奏并没有明显前置。未贴现票据同比少增1770亿元,1月表内贴现量并不大,未贴现票据的同比少增可能是因为春节期间企业开票量较少。外币贷款同比少增1162亿元,美元加息背景下外币贷款持续萎缩。其余分项(股票融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变化不大。

  ▍M2增速上涨0.8个百分点至12.6%,与社融增速逆向而行,非银存款增加是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M2增速与社融增速基本一致,但是1月社融增速下滑0.2个百分点,而M2增速上升0.8个百分点。从结构上来看,居民存款同比多增7900亿元,主要是因为春节前的奖金和工资集中发放;企业存款同比多增6845亿元,主要是因为企业贷款增加;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1936亿元,可能是因为非银机构为应对潜在的理财赎回压力而增加现金储备,对应银行在二级市场买入债券资产扩表。

  ▍社融和贷款数据口径调整,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机构纳入统计,但影响不大。

  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根据人民银行官网披露,2023年1月末,三类机构贷款余额8410亿元,当月增加57亿元;存款余额222亿元,当月增加27亿元。这些新增部分与之前口径相比规模很小,对各项分析的影响都不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18109522888@189.cn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新潮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