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绛县陈村镇郭家庄村距离县城仅有1公里,是个传统农业村。靠啥推进乡村振兴?新一届村党支部决定,就靠离县城近的优势,发展蔬菜产业。 8月10日,立秋刚过,炙热依旧。古绛大地,比天气更热的是村民的干劲。走进郭家庄村,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清香,以及农家肥特有的味道。放眼望去,一排排新建温室大棚拔地而起,村民们正埋头干活,搭建大棚钢架、平整土地,用勤劳的汗水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郭家庄村2021年年底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孙国惠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新班子刚成立,孙国惠就带领大家研究讨论全村发展什么主导产业的问题。 过去,郭家庄村的主导产业是山楂、大葱和苗木。山楂、大葱多年来中规中矩,村民70%的收入来自苗木产业。村里有一座苗木观光示范园区,规划面积1000余亩,集苗木培育、苗木种植、技术推广、绿化景观于一体,园内遍植杏、桃、苹果、白皮松、油松、雪松等水果和经济苗木,是村民的“绿色银行”。 市场好的时候,一棵1米的白皮松能卖80元,亩收入可达15万元。2019年,北京某荒山造林项目在村里收购了200万余元的苗木,鄂尔多斯某绿化项目也在村里收购了近200万元苗木。单单苗木产业这一项,村民就“富得流油”。 但是,2020年以后,形势急转直下,过去老买主的绿化项目实施完成了,苗木忽然没人要了,一样大的白皮松,价格滑落到一棵5元,仍然无人问津。这不是个例,国槐、五角枫、白蜡等村民常种的树种,价格都跳了水。 “与其降价销售、赔本赚吆喝,不如蓄积在地里,等待时机。当前则要换个思路,利用离县城近的优势,盯住县城居民的‘菜篮子’大做文章。”这是村党支部议定的结果。 他们说干就干。今年3月份,村里组织村民到新绛县学习大棚种植技术,与当地合作社签订了西红杮苗、黄瓜苗的购买和技术服务合同,并由村党支部领衔创办合作社,集中使用100万元同镇异地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加上扶贫贷款等出资200万余元,首批占地80余亩、建设14座日光温室,预计9月初就能全部建成投产,元旦前要收获第一批蔬菜。 “蔬菜收获后,我们将利用社区订单、餐饮协会成员单位预定、居民快递配送等方式,满足县城不同层次群众需求。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孙国惠自信地说,“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整合资产、资源和资金,不断提高蔬菜品质、打造品牌,高质量发展蔬菜产业,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鸡蛋没有装在一个篮子里。郭家庄村还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绛县鑫川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优种肉羊基地建设及肉羊育肥项目,现已投入200万余元建设场地,购买种羊和配套设施设备:羊圈3000余平方米,可存栏羊2000余只,饲料草棚700余平方米,防疫区、病畜隔离区、消毒池等配套设施500余平方米,铡草机、粉碎机、收割机等辅助工具应有尽有。首批600余只杜泊羊、萨福克、白山羊、小尾寒羊、波尔山羊已经搬进了它们的新家,预计明年能发展到1000余只,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致富。 变则通。郭家庄村党支部用灵活的思路主动更换赛道,又集中使用上级扶持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一下子让发展局面焕然一新。 “郭家庄村主动融入乡镇和全县发展的大盘子,在全局大背景下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值得各乡镇、各村学习借鉴。”在8月11日至12日绛县“五面红旗”和集体经济示范村观摩评审活动中,绛县县委书记解芳说。 |
下一篇:四子王旗联社“活畜抵押贷”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