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凯乐2月15日终止上市并从上交所摘牌,成为2023年A股退市第一股。随着2022年上市公司业绩开始披露,预计有一批ST板块公司将被强制退市。业内认为,对于主业萎缩、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企业,应坚决出清,让“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市场生态加快形成。 2月8日,*ST凯乐发布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公告称,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2月2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上交所将在2023年2月15日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根据相关规定,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ST凯乐应当在股票被终止上市后立即安排股票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的相关事宜,保证公司股票在摘牌之日起45个交易日内可以挂牌转让。 事实上,*ST凯乐只是2023年A股退市中最先落定的公司,其背后还有多家公司已拉响退市警报。据新华财经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披露后,超过47家ST板块上市公司发布可能存在终止上市风险公告。至于退市的原因,大多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根据沪深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最新财报出现五类情形之一的,交易所将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三类,一是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二是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三是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例如,1月29日,*ST西源发布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亿元到-1.6亿元,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8万元到10万元,并且预计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亿元到-7亿元。在业绩预亏公告发布同时,*ST西源发布了可能被终止上市的第一次风险提示公告。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2022年A股被强制退市的公司为42家,创下了A股市场的历史新高。进入2023年,又有47家公司拉响退市警报,这就意味着2023年上市公司退市的数量又将再创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年底,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新规中明确了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四类强制退市指标。在退市新规实施中,出现了一家上市公司同时触发多类退市指标的情形。
比如,*ST凯乐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21.54亿元到-23.22亿元,2021年期末净资产为-18.15亿元,由此也触及了财务类退市指标,但因*ST凯乐先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即采用了交易类退市流程。又如,*ST西源股价在业绩预告发布后持续走低,截至2月14日收盘,已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有可能触发交易类指标。*ST西源也已发布公告提示退市公司股票可能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风险。 “如果不是有‘1元退市’标准,按照财务指标类标准来退市,*ST西源的退市就一直要拖到该公司发布年报之后。实际上,既然退市已经没有了悬念,就完全没有必要继续拖延,应直接进入退市程序。”皮海洲认为,在此类公司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后,应该争取第一时间公布公司的年报,从而提高退市的效率。在A股启动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提高退市的效率,是监管部门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2月1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将在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各市场板块全面实行。改革将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其中包括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注册制下强调两扇大门打开,即以更包容的态度,吸引更多企业来上市,同时也有极其严格的退市制度,杜绝恶意炒作垃圾股的行为。”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合伙人汤哲辉说。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注册制是让符合政策方向和经济转型的企业上报材料注册上市,对于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要及时退市,绝对不能让市场再次出现一些“不死鸟”,而是应让好公司留在市场上。注册制在推行的同时,一定要完善退市制度,有进有退才能够实现优胜劣汰。
“对于濒临退市的公司,之前市场上就有风气会进行一些炒作,这些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公司市值都较低,期间股价能够产生很大波动。”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表示,以往核准制下,ST股可能有机会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等方式重新令“壳”产生巨大价值,但是在如今A股市场“进”“出”机制更加完善并且逐渐常态化、市场化的当下,这种可能性很难去评估。围绕这类ST公司,炒作风险会数倍增加,所以投资者要谨慎、再谨慎。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