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记者从“枣庄市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枣庄’新闻发布会”获悉,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2022年,枣庄市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多次获得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科学统筹 全市16个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枣庄市扎实部署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暨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枣庄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枣庄市落实〈法治山东建设指标体系〉责任清单》等6个文件,科学布局全年法治建设工作。积极推动领导干部学法述法。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4次,各级各部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集中学习3700余场次,3.2万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普法考试。 此外,枣庄市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全市各部门开展普法活动1.4万余场次,评选枣庄市首届以案释法精品案例10篇、优秀案例20篇。持续推进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制定出台枣庄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动态管理办法,全市共有16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培育“法治带头人”2848名、“法律明白人”7967名,法治社会的根基进一步夯实。 突破重点 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在创建工作中,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坚持全局上下一盘棋,确保创建圆满成功。一是高效部署推进。组织召开全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实地评估工作动员等会议,全面部署满意度调查和实地评估迎检等各项工作。印发《迎接实地评估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满意度调查、实地评估宣传活动方案》,全面提高群众对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的满意度。由市级领导带领4个督察工作组对各区(市)、部门进行专项督察,提升创建质效。二是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举办全市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专题培训班、枣庄市法治政府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做好评估迎检工作。通过举办示范创建宣传月、宣传周,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确保宣传工作全覆盖。精心做好随机抽考、案卷评查、综合访谈、实地核验等任务的协调落实。我市以优异成绩成功创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巩固提升 公布新增“不罚、轻罚”事项104项 枣庄市司法局牵头全市营商环境提升工程法治保障领域工作,协调9个责任部门工作,征集创新课题和典型案例6个,《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刊发我市行政复议经验。做好立法审查,推动《枣庄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4件地方性法规出台,审核市政府规范性文件5件。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公布新增“不罚、轻罚”事项104项;开展委托行政处罚专项监督、“乱罚款”问题专项监督、重点执法领域专项监督等执法监督活动,不断提高全市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此外,枣庄市加强行政复议办案场所建设,推行“0632枣庄阳光复议”模式,共办理复议案件552件,直接纠错率为16.4%。选聘20名市级法治环境监督员,组织法治环境监督员参加监督活动4次。审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枣庄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等重大合作协议合同等40余件次,提出200余条修改建议,为市政府重大项目合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加强监管 全市累计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2496次 枣庄市司法局认真落实监管场所疫情防控制度,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切实守住疫情防控安全底线。监狱机关严格落实刑罚执行法规制度和公开、合议等程序规定,用好刑罚执行办案平台,实行案件远程开庭审理,刑罚执行工作实现零差错。市戒毒所抓实教育矫正、心理矫治、体疗戒治、医疗救治、社会延伸等多项戒治措施,专业戒治水平不断提高,顺利通过省级法治戒毒所达标验收。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依法建立市、区(市)两级社区矫正机构,实现市、区(市)、镇(街)三级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以信息化方式加强矫正对象核查管控,以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等方式,不断提升教育矫正质量。 同时,全市在矫社区矫正对象全部在管在控,再犯罪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展“调解护稳定 喜迎二十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活动,全市累计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2496次,调解矛盾纠纷14361件,调解成功率99%。 司法惠民 构建“城区10分钟、农村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 枣庄市司法局全力推进市、区(市)、镇(街)、村(居)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达到2479个,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全覆盖,构建了“城区10分钟、农村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591名村(居)法律顾问共提供法律服务35272件次。做好民生保障法律服务工作,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标准化便民服务水平,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84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6009.3余万元,有力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其中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970件,为农民工讨薪3300余万元。探索开展公证参与检察辅助事务试点,试行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深化法律服务帮办代理机制,在我市重点培育的高端化工、高端装备等“6+3”产业体系设立9个服务团,构建“产业体系+法律服务”律师法律服务体系,为496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出法律指导建议582个,参与调解案件1271件。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