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安徽深入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256万亩,努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安徽贡献。 “高”在何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江淮大地,广袤田畴,嫩绿的麦苗已破土而出,正进入冬季田管的关键时期,希望的田野上生机勃发。 1月4日,记者来到芜湖市繁昌区新港镇新东村,只见这里的农田土地平整、连地成片,正在田间查看苗情的种粮大户夏叶龙对今年夏粮丰收充满了期待。 “这里的农田之前都是‘巴掌田’,毫不夸张地说,以前拖拉机下田,都掉不了头。”已在新东村种粮十余年的夏叶龙告诉记者,自从当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后,田地平整,农田质量也得以提升,旱能灌、涝能排,种地更加省心。 建设高标准农田,其目的在于提升耕地质量、解决产能低的现实问题,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以达到“渠相连、路通畅、田成方、林成网”的建设标准。 不仅如此,高标准农田有效推动了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带来好收成、真实惠。“去年,光水稻的亩均产量就提高了约100斤。”夏叶龙说,高标准农田的另一个重要好处是宜机化操作,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植方式,还能节省灌溉用水、化肥和农药,资源利用率变得更高。 记者了解到,新东村在2021年6月就对全村7000亩的土地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改造成一块块8亩至15亩的大田,其中1000亩农田还进一步升级成数字农田示范基地,2022年2月完成并投入使用。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农田进行大田化改造,消除田埂,不仅增加了40多亩的耕地面积,村里还可以获得2万多元的流转费用,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新东村党委书记王小波告诉记者,农田质量提升后,土地流转费用也有所提高,老百姓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更高了。 新东村是我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加强土地平整,优化田块整治,合理归并田块,实施“小并大、弯变直、坡改梯”,推进宜机化改造。同时,突出农田水利设施,合理确定路网密度,确保田间道路通达、循环,改善农业运输和农机作业条件。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省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重要基础性工程。“2023年全省高标准农田亩均财政投入超过2500元,今年将进一步提高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入金融‘活水’,促进建设提标扩面。”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局长程巍东表示,当前,全省正抢抓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黄金期,持续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壤普查工作,从严从实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如何管好——创新管护、压实责任 良田配良策,建好更护好。 “沟渠容易被杂草、淤泥堵塞,有些零件设备损坏需要及时更换,我没事就来转转,早发现问题早处理。”新港镇高标准农田后期管护负责人殷方荣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更要管好、护好,才能长久发挥作用。 农田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如何避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让高标准农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科科长钱扬贵介绍,当前,芜湖市正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实行市、县、镇、村分级管理,构建政府、村级组织、农户共建共管共享的机制。同时,通过政府采购专业化管护团队,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保险管护模式等,已取得了良好成效。 不过,相比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如何改善一些种粮散户在高标准农田管护上相对欠缺的现象? “关键还是要压实管理责任。”钱扬贵告诉记者,镇、村两级的管理十分重要,可以加强对管护主体和管护人员的定期技术指导、服务和监管。此外,后期管护也离不开专项管护资金的投入。 据悉,2023年,芜湖市级财政安排高标准农田管护奖补资金256万元,各县(市、区)级财政共落实管护资金1031.2万元,全市累计落实管护资金1774.7万元(含省级管护资金),实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管护全覆盖。 不仅芜湖,我省各地也都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管护机制,探索创新管护模式。例如,马鞍山市探索开展专职管护员网格化管护,发挥乡镇、村排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前哨作用,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全椒县明确了工程管护主体,工程验收审计后同项目区所在镇村签订资产移交表和管护合同,保证工程在设计使用期限内正常运行。 省农业综合开发局二级调研员马传喜介绍,当前我省正在探索构建以网格化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以经营主体为代表的自主型、以垦地合作和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为代表的政府与市场协作型、以保险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等多模式并行的管护新格局。此外,我省还建立管护经费筹措机制,督促县级财政足额安排管护资金,省、市财政给予奖补,2023年省财政安排管护经费1亿元。 放大优势—提质增效、数字农业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一个亟待进一步突破的难点也显露出来——易开发建设的耕地资源逐步减少,一些基础条件相对较弱、碎片化分布的耕地逐步纳入建设,与高标准农田规模化的建设要求矛盾越来越大,建设难度不断增加。 “目前,安徽正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落实省级财政承担地方财政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支出责任,强化市县政府投入责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潘鑫表示,将履行好农田建设的统一管理职责,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形成工作合力,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放大高标准农田的优势效应,除了增加高标准农田的规模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已有的农田上做文章,让“高标准”变成“高效益”。其中,基于高标准农田打造数字农业,是我省正在探索的一种新方式。 在位于繁昌区平铺镇新林社区的伏羲农场,5000亩的高标准农田正“插上科技的翅膀”,一个无人农场的计划正在孕育。 “这里之前就已是高标准农田了,2023年6月我们重新投入资金、升级改造,发展数字农业。”繁昌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股长杨良灿介绍,目前,当地已引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参与运营建设,全力打造“无人农场”。 在伏羲农场控制中心的大屏上,记者看到,一项项包括土壤墒情、虫情等农田数据正实时展现。 “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天、空、地、人、农机’立体化多维度融合的广域耕地全要素观测网络,实现水稻土壤环境、气象、长势、病虫害等数据全方位获取。”伏羲农场工程师项叶华介绍,伏羲农场还在探索建立农业生产模型,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形成人工智能大模型决策体系,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耕、种、管、收、运全程数字化管理。 项叶华预测,未来待伏羲农场管理技术和农业设备进一步成熟后,5000亩的农场仅需5人管理即可,极大提升农业耕作效率。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是为了建而建,需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农田未来发展模式,早谋划、早设计。”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太华告诉记者,芜湖市聚焦建设模式创新,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实践探索,大力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为农业赋能增效,全市已建成“数字农田”2.6万亩,建成全国首个主粮领域地块级“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