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贵阳贵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强省会”,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围绕“六抓”,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农村“五治”、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形成“三农”工作系列打法,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提质,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各项指标高位达标,为“强省会”奠定坚实基础。 【“图鉴”一】 推行“防贫保” 添彩“拓展成果图” 2月15日,观山湖区百花湖镇三堡村脱贫户罗平祥拿着扫帚,正在家中扫地,整个人看上去气色不错。就在几个月前,罗平祥做了心脏方面的大手术,因为医疗费用较高,差点掏空了积蓄,他家面临返贫风险。 “还好有政府的帮助,原本要支付12万多元的医疗费用,最后通过‘防贫保’和其他保险报销,我只自费了1万元左右,给我家减轻了很大负担。”罗平祥深有感触地说。 2022年8月,罗平祥连续几天身体不适,与家人商量后决定去医院检查。“医院检查下来是心脏有问题,要去省医开胸做手术,医生说估计要10多万元的医疗费,当时我都想不治了。”罗平祥说。 后来,罗平祥的亲戚朋友纷纷捐助,村里为他启动了防返贫帮扶措施,让罗平祥得以安心继续治疗。 “当时我们接到预警线索显示,罗平祥家的医疗支出超过了1万元,就开始走访核实情况,发现他家虽然还没达到纳入监测对象的标准,但后期看病开支较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可能存在返贫风险。所以我们在落实医保报销的基础上,立即为他家启动‘防贫保’理赔申请。”三堡村村委会副主任卢朝江介绍了当时的情况。 2020年12月开始,贵州省、贵阳贵安针对所有农户启动了防返贫预警监测工作,省、市两级的医保、残联、教育等部门每个月都会把相关线索推送到基层。当监测到非贫困户的每月支出达1万元以上、脱贫户的每月支出达4000元以上时,相关部门就会推送线索到相应地区,由基层工作人员入户核实情况。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户,贵阳贵安除落实各项兜底措施外,还由市、县两级财政为其投保购买“防贫保”等防贫保险。 “防贫保”是贵阳贵安自2020年11月1日起针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略高于建档立卡扶贫标准的边缘户实施的一项试点工作,由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实施,旨在为符合条件的、可能因病等原因返贫的农户提供保险服务。“防贫保”的保障范围包括因病、因灾及意外事故、因赔偿责任、因生产资料损失等责任、因学返贫致贫等情况。 “当时是我受理的罗平祥理赔案件,在收到他的就医发票、疾病证明书、出院记录和结算清单4项申报资料后,公司按照流程进行审核,很快就把钱打到了罗平祥的账户上。”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政保部渠道经理王简说。 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农业保险部经理路秋实介绍,综合前期的保障运行情况来看,因病致贫返贫的案例居多。因此,该公司2021年开始,不但扩大了保险责任,还降低了因病保险责任的起付线,由原来的2500元降到1000元,并将赔偿比例提高了10%。2021至2022年度,将保障范围扩大为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及突发严重困难户。截至2023年1月31日,该公司共计理赔结案1895件,理赔金额达900多万元。 2022年,在贵阳贵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拓展成果图”上,“防贫保”成为添彩一笔。去年以来,贵阳贵安“3+1”保障持续提升,产业就业帮扶全面覆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接续发力,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不断完善,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16755元、增长15.9%,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防贫保+社会扶贫基金”双保险防贫机制,16704户51303名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稳固脱贫,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图鉴”二】 聚焦“五个关键” 绘制“现代农业图” 在清镇市站街镇荣和村西坝林场内,坐落着一个存栏规模1200头的曾祖代种猪场——中寨种猪场,并配套有一个存栏3000头的席关生态农庄选育场。就在这里,实现了贵州省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零”的突破。 2011年6月,贵阳德康公司入驻清镇,并于当年投资4500万元修建中寨种猪场,于2014年投产运营。 贵阳德康公司技术人员检查生猪生长情况。 多年来,该公司狠抓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种猪质量管理工作,采用“DLY杂交模式”组建了核心育种场、扩繁场、商品场和公猪站等完整生猪繁育体系。2014年从加拿大FAST公司引进种猪作为核心生产群后,更不断加快生猪品种改良步伐和规模。 “2022年,中寨种猪场被遴选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是目前贵州省唯一一家通过该项评审的种猪场。”贵阳德康公司工作人员赵士秀说,这对清镇、贵阳及周边地区生猪良种繁育推广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贵阳生猪产业高效化、现代化、健康化发展。 “我们和德康合作养猪,家里收入增加了,摩托车换成了小轿车,房屋也进行了翻修,生活变化很大。”在荣和村,有村民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得益于贵阳德康公司的“公司+家庭农场”养殖模式。 “公司+家庭农场”养殖模式,即由该公司“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农户与公司签订代养合同,以记账方式领取所需物资,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用药等规范化程序进行饲养。期间,该公司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全程饲养管理指导和养殖技术服务。 “当商品猪达到上市日龄后,由公司统一回收并进行销售。在结算农户的‘代养费’时,以其饲养上市商品猪的增重、料肉比、上市率等生产指标进行计算,农户不用承担市场风险,可以有效保障其增收。”赵士秀说,此外,该公司还探索推出了惠养、助养等合作模式,帮助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生猪养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这仅是贵阳贵安聚焦“五个关键”绘制“现代农业图”的一个方面。2022年,贵阳贵安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突出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五个关键”,做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都市农业。粮食喜获丰收,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8.83万亩、产量达40.05万吨(不包含贵安新区高峰镇和马场镇),同时建成高标准农田13.63万亩;“菜篮子”保障有力,建成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4万亩、万头生猪核心保供场项目5个、设施渔业项目6个,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全面提升;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新型经营主体经营面提升至4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预计达60%。 【“图鉴”三】 深化“五治” 铺展“和美乡村图” “你看现在村里多干净,家家户户门前都十分清爽。但几年前并不是这样,当时,村里到处是黑水、臭水,垃圾随处乱扔。”在观山湖区金华镇翁井村,说起村子近年来的变化,村民王伟连连称赞,“农村‘五治’工作启动以来,我们的居住环境好多了,大家都很满意。” 自2021年11月开展农村“五治”以来,一幅“和美乡村图”正在铺展开来,贵阳贵安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 以翁井村为例,2022年,该村整治农房771栋;完成户厕改造提升147个;自来水全覆盖,修建完成污水及黑臭水体处理站3座,三格式化粪池按需修建完毕;积极开展“治风”工作,目前已劝阻乱办酒席行为19起;在部分村民组和乡村振兴点位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 “我们村还在金华镇率先建成了一个垃圾二次分类收运点,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村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助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翁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金林说。 2022年11月,翁井村垃圾二次分类收运点投入使用,村民可将可回收垃圾带到该收运点“变卖”,按市场价获取收益,同时还可获得积分,再用积分到指定地点兑换生活用品。 “通过大力宣传、引导,现在翁井村村民对农村‘五治’的内容很清楚,在见到‘五治’工作带来的实效后,越来越多的村民更加积极地配合我们工作。目前,翁井村不仅人居环境得到提升,还凭借生态等优势吸引着社会资本进驻,融合发展一二三产,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黄金林说。 2022年,贵阳贵安围绕农村“五治”建设和美乡村,完成农房风貌整治1万户;百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7.5%,完成154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与18条黑臭水体治理;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新建改造农村户厕7.9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大幅提升;滥办酒席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图鉴”四】 遵循党建引领“五个一” 擘画“乡村治理图” 2月14日,沿着干净宽敞的硬化道路,记者走进清镇市红枫湖镇民乐村。一路上,植被丰茂、房屋排列有序、村民们闲适漫步,整个村寨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如今的民乐村,村集体产业兴旺、道路平整通畅、村民精神生活充足,这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达志与他的同事们十分欣慰。 2021年底,贵阳贵安全面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民乐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投票等形式,从原来的优秀村干部里选举了王达志,由他接任民乐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上岗,王达志就迅速行动,遵循贵阳贵安党建引领“五个一”行动(配强一个支书、建好一支队伍、打造一个中心、健全一个机制、找准一条路子)的要求,带头抓好抓实民乐村党建工作,以党建为“核心”助推乡村振兴。 清镇市红枫湖镇民乐村的垃圾分类收集点。 “配强一个支书,要聚焦选和培,我就职以来,参加了市委党校、市农业农村局等各级各部门开展的乡村组织管理、乡村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管理等培训班,明确了村庄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也加强了我的知识储备。”王达志说。 支书到位,队伍也要建起来。王达志上岗后,在市农业农村局驻民乐村第一书记彭珊的大力协助下,迅速建起新一届民乐村村干部队伍,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全村80名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民乐村发展产业、提升环境。 “更好地发展乡村,要建立在充分征集民意的基础之上。2022年初,我和村‘两委’商量,效仿市里的‘十件实事’,在民乐村也列一个‘十件实事’清单,依托民乐村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解决村民最关心的事。”彭珊说。 农技人员在清镇市红枫湖镇民乐村的田地里查看农作物长势。 实施好乡村振兴项目、开展好农村“五治”工作、抓好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道路亮化、硬化进组路……2022年初,民乐村拟办“十件实事”出炉,在村“两委”和彭珊的推动下,实事陆续完成,一幅崭新的“乡村治理图”也逐渐呈现—— 民乐村突出粮油主导产业,创建党政领导领办示范责任田800亩,实施稻油轮作项目,推广种植1614亩,800亩示范责任田稻谷测产亩产为600余公斤,比前三年高出约25%。 民乐村467亩蔬菜保供基地带动128户农户获土地流转收益32.41万元,带动2.5万人次务工,务工收入240万元,村集体收益2.3万元。 项目扶持资金入股公司实现分红、引进公司实施生态修复、盘活现有资产等多个举措,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20年的9.6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114万元。 民乐村多处泥泞小道,逐渐改造为干净宽阔的硬化路,道路提升改造完成7.8公里;全村新增安装路灯100盏。 “现在村里的生活井然有序,路是平整的,咱村民的钱袋子是鼓的,闲暇时间还可以参加村里的‘村BA’‘地戏队’,生活环境和氛围比以前好太多了。”民乐村村民纷纷表示。 民乐村仅是一个缩影。2022年,贵阳贵安深入实施“筑固工程”,以“五个一”行动总揽农村党建,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空壳村,996个行政村100%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深入开展“三减一规范”工作,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建设,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图鉴”五】 用活“四块地” 勾勒“农村改革图” 息烽县流长镇宋家寨村村民丁滕飞、丁恒涛父子早年从村子出来到城里生活,家里的老房子就闲置了。2022年5月,有企业找到丁家父子,表达了合作意向,希望把闲置农房利用起来打造特色民宿。“我们果断和企业合作,这样一年预计可以增加至少十万元收入。”丁恒涛说。 息烽县流长镇宋家寨村规划整齐的耕地。 闲置农房变新房、老旧外观换新貌……2月16日,记者走进宋家寨村,丁恒涛家的农房已焕然一新,成为息烽县企业、村集体、农户三方合作建房、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样本之一。 “这个项目涉及宋家寨村狮子脑农业生态园区,园区目前有两大板块,一是餐饮、旅游,二是600亩柑橘种植采摘。园区开园以后,经营企业就发现游客在游玩后没地方就近休息,也有游客提出想体验乡村住宿。我们就开始与当地群众谈合作,利用闲置农房、宅基地建设特色民宿。”息烽县农业农村局宅基地制度改革办公室业务组组长廖德平说。 息烽县流长镇宋家寨村将闲置农房改造成特色民宿,图为民宿内部。 该项目通过两种模式进行,一种是“8:1:1”合作建房模式,由企业与农户合作建房,规划5宗宅基地,建设9栋民宿,企业首先支付农户10000元合作经费,后续经营过程中,每笔盈利以企业80%、农户10%、村集体10%的比例分红。另一种是“6:3.5:0.5”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模式,由农户按照统一装修标准,自行改造农房5宗,后续经营过程中,每笔盈利以农户60%、企业35%、村集体5%的比例分红。 “合作比例模式不是固定的,而是依据实际情况,遵循‘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每个项目可以适当调整分红比例。”廖德平说。这便是息烽县作为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改革盘活宅基地的实践之一。 “自2020年9月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以来,息烽县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证2.2万本、宅基地使用权证近300本;激活农房财产权,完成农村宅基地及农房使用权挂牌998宗、交易555宗,交易金额2000余万元;为青壮年农户分户获得宅基地资格权,使社会经营主体通过与资格权人合作建房、流转闲置宅基地,带动村集体增收。”息烽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胥永宏介绍。 息烽县是贵阳贵安利用“四块地”勾勒“农村改革图”的一个缩影。2022年,贵阳贵安农村改革砥砺前行,耕地综合效益亩均提高1000元左右,林下经济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农村宅基地建房实现网上审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实现首宗入市交易。农村“五治”推进机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纳入2022年贵州省“优秀改革课题”。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