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站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前沿,苏州市吴江区正在加快推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在“有风景的地方嵌入新经济”,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两大组团”推进乡村建设,让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乡村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在平望镇庙头村后港,有着这样一句显眼的标语。这也是庙头村规划发展中绕不开的主题。 庙头村后港,位于“魅力大运河、美丽湖泊群”之环长漾特色田园乡村群,发达的水系、肥沃的土壤,让这个村庄成为发展农耕产业的良佳之地。庙头村通过编制《平望庙头田园综合体旅游总体规划》,以养之源、桑之源、渔之源、绿之源、果之源“五源”驱动发展格局,并引入村上等农文旅品牌,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旅游乡村,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更让村民感受到“浓浓的幸福”。 近年来,吴江围绕打造“江村”乡村振兴品牌,组团式、品牌化、片区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打通行政村域农路、串联休闲旅游线路、统筹区域资源配置等方式,将单独发展建设的乡村个体穿点成线、连线成面,推动点位式“盆景”转为连片的“风景”,形成了“魅力大运河”“美丽湖泊群”两大组团,环长漾特色田园乡村群、同里农文旅融合发展区、鼋荡美丽乡村群、浦江源渔耕水韵、八坼乡村风情片、平望运浦乡境拾光、盛泽丝绸水路和桃源江南渡等八个各具特点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片区。 吴江统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体系建设,同步建设特色精品乡村、特色康居乡村、特色宜居乡村。全区特色精品乡村已建成14个、特色康居乡村建成454个、特色宜居乡村959个,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和支持度,还有效带动了产业抱团发展,打造了谢家路“水韵桑田”、开弦弓“研学旅行”、庙头后港“田园康养”、松陵南厍“白相里”等一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水韵乡愁”盆景和“滨水人居”风景典型,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 不断激活现代农业“密码”,让农业更加高质高效 2022年初,吴江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入列“国家队”,意味着吴江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和成效走在了国内“第一方阵”,更为“江村”产业兴旺提供了硬核“加速器”。 同里镇北联村位于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核心区,拥有优质粮油、特种水产、花卉园艺等特色产业,水稻单产全省领先。如今的北联村已入驻三港配送、神元生物、骏瑞农业、江澜农业、五月田农场等26家农业企业。 近年来,吴江以“富农”为最终落脚点,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从规模化、数字化和完善产业链等方面寻求突破口,潜心补短板、强特色、创亮点。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和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两大行动”,基本实现粮食作物“耕种管收烘”全程机械化,产业园综合机械化率达99%以上;建成“1+2+N”数字农业农村云平台,率先示范水稻农机无人化驾驶新技术,积极探索“无人农场、大田托管”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推动智慧农业生产场景在花卉园艺、流水养鱼、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广泛应用。 “互联网+”连通农业、文旅两端,不断激活产业密码。当前,“吴江大米”“吴江太湖大闸蟹”“吴江香青菜”等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和“一根丝”“一只蟹”“一壶酒”的农业电商格局基本形成。每逢节假日,数万人次到吴江赴“长漾之约”,“中国·江村”的人气“流量”逐渐增长。 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让农民更加富裕富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农民实现增收,让老乡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震泽镇的齐心村地处环长漾特色田园乡村群区域,是“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村落。一直以来,齐心村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重要发展目标,成功构建了粮食生产合作社、劳务合作社、文旅合作社三种类型的合作社,涉足现代农业、美村建设、文旅发展等领域,为农民增收扩展了渠道、搭建了平台。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在不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吴江区积极探索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涌现出了一批有亮点、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案例。2021年,吴江区实现村均可支配收入817万元,同比增长10.4%;积极推进24个“惠村项目”,总投资5.5亿元、建筑面积达18.3万平方米;累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410人,小农户农民培训占比达93.2%;全年开展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1477人,农民创业培训360人。 |
上一篇:“探秘”长安街国庆花坛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