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安汽车来说,在整体车市遇到下行压力时,实现最小的下滑就是胜利。 通常来说,由于受上年末厂商冲量的影响,每年1月份的车市销量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环比下降。然而,2023年1月的车市又叠加了多项购车补贴政策同时退出,和春节假期等综合因素,让业界早已对2023年1月车市表现不抱有太大希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等机构统计的数据,1月汽车产销同环比都出现了超过30%的下降。在《汽车K线》关注的单月销量超过10万辆的乘用车公司当中,仅有两家得益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实现了同比正增长,其余车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有的跌幅甚至接近5成。
在整体出现下滑的大背景下,谁能实现最小的下滑幅度,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主动,长安汽车就是最好的例子。
1 只要不跌过大盘,就是胜利 2月10日,长安汽车产销快报姗姗来迟。快报显示,长安汽车1月生产15.3万辆,同环比分别下降38.17%、38.04%,销售17.18万辆,同环比分别下降38.03%和32.83%。考虑到开篇提到的三大综合不利因素,虽然看起来单月产销同环比全面负增长,但实际上,长安汽车2023年的开年表现足以让不少同行羡慕了。
这不仅包括一直和长安汽车产销规模十分接近的广汽集团,体量更大的东风集团股份也在同期爆冷,单月产销分别为12.22万辆和10.81万辆,同比分别下跌56.11%、64.4%,单月销量与同比表现远不及长安汽车。
甚至,在《汽车K线》统计在册的19家主要汽车公司当中,长安汽车的单月销量仅次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相比之下,长安汽车的单月销量同环比降幅却是三者当中最少的。
遗憾的是,长安汽车目前旗下两大合资公司的产销表现还远不及预期。
其中,长安福特1月生产1.12万辆,同环比分别下跌56.46%、32.92%,销售1.5万辆,同环比分别下跌39.54%和21.26%。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长安福特在2022年下半年连续6个月产销同比均未能实现止跌回升,又赶上三大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的2023年1月,使其所面临的局面略显被动。
表现更糟糕的是长安马自达。产销快报显示,长安马自达1月销售4024辆,同环比分别下跌79.77%和36.85%,但产量端表现更糟,单月仅生产2333辆,同环比跌幅更是扩大至84.79%和51.3%。
与长安福特相比更为严重的则是长安马自达,若其2月再次出现产量同比下跌,那么长安马自达将出现连续12个月产量同比负增长了。
2 自主品牌新能源成最大亮点
在各个子版块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长安汽车1月产销快报中十分难得的出现了一个同比上涨的数据,自主品牌新能源销售2.8万辆,同比增长106.11%。
还记得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经在2022年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由于“缺芯贵电”,长安汽车2022年前三季度减产60.6万辆,开年首月在多项不利因素下,能够在自主品牌新能源市场拿出这样的成绩,想必对长安汽车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而这也是产销快报发布后,多家机构对长安汽车表示看好的关键点。
笔者曾在《合资公司产销陷入低迷,数说长安汽车的2022》文章中提到,截至2023年1月17日,6家公布2023年销售目标的中国汽车公司当中,长安汽车设定的280万辆目标虽然算不上最高,可综合其同比增速来看,长安汽车对2023年车市预期是相对最为乐观的。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也是2022年,《汽车K线》统计的71家汽车业上市公司、82只汽车股当中,唯一一家市值实现增长的乘用车上市公司。此时将注意力吸引到自主品牌新能源,将“自主品牌”和“新能源”两个身份定位的优势融合扩大,十分巧妙。
近几年,长安汽车频频实现产销开门红,不过遇到情况相对特殊的2023年首月车市,也只能说是无可奈何。不过,由于2月车市与上年相比少了春节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业内普遍十分看好2月车市。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2023年能否实现开门红还要看前两个月甚至是第一季度的综合表现。展望2023全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能否保持稳定增长,才是最大的看点。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