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补贴政策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会给汽车市场的销售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但影响是可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因此而改变。”
2月17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媒体交流会上,首次谈及了国家补贴退坡后的车市趋势、新能源汽车产能,以及芯片国产化。
《中国经营报》记者关注到,苗圩在会上特别回应了当前新能源汽车产能是否过剩的问题。他指出:“新能源汽车产能在中国目前阶段不存在过剩,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需要提前做好产能准备。”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不存在产能过剩
“我国新能源汽车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从总体上来说,这些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快速增长,如果没有2021年底1000万辆的产能,2022年就很难取得7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成绩。尤其当前新能源汽车正处在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考虑到)产能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在需要考虑明年、后年以及未来发展的情况下,如果不提前做好产能准备,供不应求是必然的。”苗圩表示。
对此,苗圩算了一笔账:“2022年,我国汽车产业有2700多万辆的产量,当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25.6%,估计今年很有可能超过30%,也就是900万辆,甚至有乐观的估计要达到1000万辆。达成900万辆的销量,按照80%的产能利用率(来算),需要1120万辆的产能才能够满足今年的需求。”
不过,苗圩也强调,从全国市场总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产能不存在过剩,但国内有些地区新能源汽车产能是过剩的,有些企业也有产能过剩现象,需提前做好预案。
为半导体技术创新提供好土壤
近年来,芯片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对芯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不过,近日美国等国家加强了对芯片的供应限制。
对于限制芯片供应将会给企业和半导体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苗圩坦言:“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肯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也会对这些国家的半导体产业和企业造成更大的伤害。”
“从长远来看,最终损害的是全球消费者的利益。为什么这么讲?中国目前是全球进口集成电路最大的国家。2022年中国进口的集成电路达到4156亿美元,占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份额的72.57%。进口的这些芯片,特别是一些先进工艺制程的芯片有一半以上被装到消费类的电子产品中。”苗圩分析称,“以手机为例,使用先进工艺制程的芯片最多,7nm、5nm甚至3nm的芯片基本上都是用在手机这些电子类消费产品上。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幅下滑,这使得芯片企业发展遇冷。”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销量大幅下滑,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下滑了12%,PC的出货量下滑了16%。
在此背景下,苗圩认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可以快速弥补消费类电子产品销量下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支撑全球芯片市场增量。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达到了705.8万辆,比上一年增长了96.9%,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的60%以上。
“一辆汽车所使用的芯片数量是手机使用芯片数量的10倍以上,达到1500颗,自动驾驶车辆可能会达到3000颗芯片,这远远大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芯片使用量。”苗圩表示,“我估计新能源汽车,特别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可以弥补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下降对芯片带来的不利影响,将来会成为支撑全球芯片市场的一支新增的力量。”
对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苗圩表示:“在这方面,中国政府承诺将更加开放,任何时候绝不关起门来搞国产化,中国将对中资、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土壤和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