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宝兴县地处山区,地理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繁。受“6·1”芦山地震影响,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从震前的335处增加至396处。日前,记者从宝兴县获悉,为进一步加快构建全民抵御自然灾害“新”防线,实现自然灾害“软”防御能力全面提高,该县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为结合,以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的防灾减灾宣传为着力点,持续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形成“防灾减灾,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持续加强防汛减灾宣传。紧紧围绕“六个讲清楚”,做实做细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受地震活动、极端气候等影响,宝兴县防灾减灾形势严峻的现状,着重把抓好地质灾害预防避让、有效识别临灾前兆、科学开展临灾处置等,作为宣传的重点和要点,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浅出宣讲,增强宣讲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人人参与宣传的浓厚氛围。 提升舆论宣传引导能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围绕主题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电视新闻等,面向社会群众持续传播多形式、多层次的防灾减灾知识。同时,通过新闻报道和制作防灾减灾警示教育短片等,全面普及地灾、洪灾、森林火灾等灾害,以及生产安全、燃气泄漏等事故的科普知识、防范应对技能,持续有效扩大宣传覆盖范围,提升宣传普及效果。 跟着公益电影进“坝坝”。充分发挥公益电影这一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结合热点时政新闻、防灾减灾知识等,定期组织公益电影放映,实现弘扬主旋律和科学知识普及的同步推进,让广大群众知晓更多科学应对措施、科学避险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 释放“村村响”宣传潜力。“今晚有雨,请大家注意地质灾害防范和人身安全……”充分发挥各村“小喇叭”宣传队、“村村响”广播站作用,用熟悉乡音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具体情况,以接地气语言向群众宣传防灾避险知识、播报防灾减灾应急广播信息,打通防灾减灾宣传“最后一公里”。 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把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融入“三下乡”活动,实现从山高坡陡偏远地区,到少数民族聚居的传统村落的全覆盖。“这两天都在下雨,要注意滑坡,防范灾害,安全第一!”这已成为今日宝兴“三下乡”工作人员向群众说的“口头禅”。既为基层群众送去了温暖,也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意识。 “五进”宣传强阵地建设。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等各类科普知识进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农村活动,通过发送避险短信提示、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海报,以及定期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有奖竞答、科普讲座等形式,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推广全民避灾自救技能,提升群众安全素质,持续构建生命安全防线。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