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汤包治百病”“杨梅有虫太脏不能吃”……许多网友对此类谣言并不陌生。“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目前不少平台和网站积极开展权威辟谣、科普传播等工作。专家认为,打击网络谣言,让虚假信息没有生存空间,有利于保障网民合法权益、维护网络传播秩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为博眼球夸大其词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各类门户网站、网络论坛、视频平台等应运而生。许多网民在社交平台上注册账号,建立网络自媒体,表达个人观点。其中,部分用户充分发挥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储备优势,对相关话题进行科学、理性、专业的解读,涌现了一批优质原创内容,为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社会正能量做出了贡献。 在优质UGC(用户原创内容)受到广泛欢迎的同时,也有一批缺乏专业知识储备、盲目追求流量的内容生产者,通过注册社交平台账号,依据自然周期、实时热点等因素,编造虚假信息,传播时令谣言。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日前根据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对近期网络谣言的特点和危害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显示,近期谣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时令性特征。例如,随着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红绿灯遇高温熔化”等谣言博人眼球,“杨梅有虫太脏不能吃”“吃西瓜感染病毒”等夏季食品安全类旧谣“卷土重来”。上述谣言往往捕风捉影、耸人听闻,抓住季节时令特点,利用夸张标题,行流量营销之实,利用公众认知盲区反复传播,制造焦虑。 有专家认为,网络谣言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互联网的即时性使谣言传播范围更广、扩散速度更快,许多消息能在几小时内传遍全网。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低门槛、开放性使各种消息都能得以传播。 阻断虚假内容传播 有关部门已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从信息生产到分发的全过程遏制时令谣言的传播。今年3月17日,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严肃追究网上谣言信息发布传播的相关方责任,建立溯源机制,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发挥“黑名单”作用,对多次发布传播谣言信息的账号主体予以严厉惩戒,全网禁止注册新账号。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责任,绝不能让网络成为传播谣言的法外之地。要建立健全治理网络谣言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完善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 8月1日,《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简称《规定》)正式实施。《规定》提出,对于互联网用户申请注册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出版服务等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账号,或者申请注册从事经济、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账号,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其提供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相关材料,予以核验并在账号信息中加注专门标识。业内人士指出,这是给发布相关领域的自媒体设置了准入门槛,有助于筛选并清理专业缺失、哗众取宠、编造谎言、内容虚假的自媒体运营者。 专家表示,在谣言治理的精准识别、溯源、阻断等方面,人工处理必不可少,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形成“广泛汇聚、科学解读、矩阵传播、源头阻断”的辟谣机制,应在技术辟谣方面下足功夫。 提升信息辨别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小时令谣言造成的危害,还需要网民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识别事实与谣言的判断能力。中国未成年网民已达1.83亿,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也有1.19亿。专家认为,未成年人尚未完全形成准确的判断力,而老年人又受制于“数字鸿沟”,在面对谣言时,这两类人群的媒介素养较难对网络内容的真实性做出准确判断。 “媒介素养是全媒体时代要求全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志平说,有些网民缺乏必要的判断、甄别能力,让一些具有煽动性、针对性、周期性的谣言有了传播空间。面对庞杂的互联网信息,网民应进一步提高媒介素养,学会对网络信息特别是自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选择,接收准确、理性、科学的有效信息。守住法律底线,约束个人行为,不信谣、不传谣,是阻断网络谣言的好办法。 依法打击网络谣言,建设良好网络生态,还需要执法机关、职能部门、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多方共同行动、齐抓共管。执法机关需要严格依法履职,加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相关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能和分工,加大监管力度;互联网平台企业须守好“责任田”,严格规范使用者发布、转发信息行为,当好网络生态的安全员。(海外网 李帛尧) |
上一篇:网络直播主体信用评价团体标准发布
下一篇:我国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彰显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