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97.98%

2022-09-29 14:57:29 来源:网络整理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2021年10月,平凉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嘹亮号角。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迈开了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矫健步伐,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迈向高质量、谱写新篇章。

  亮丽整洁的街道、安全畅通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随处可见的“志愿红”……如今,平凉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高位推动 干群齐心抓创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事关全市人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平凉的城市形象,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平凉市委、市政府对创城工作始终高度重视,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以上率下,强力推动。

  ——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办公室和8个专责工作组,构建市以及各县(区、市)、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形成了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定期深入一线督导巡察、现场办公,其他负责同志带头包抓,一线现场指导、一线研究推进,合力高效推动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按照“2021年部署启动、2022年整体推进,2023年巩固提升”的总体目标,制定印发《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3年)》《平凉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规定,精准指导各专责组分别制定“九大任务”子方案;

  ——印发《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责任分解表》《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责任分解表》,将各项指标任务分解到8个专责工作组和相关牵头单位,确保要求具体化、目标精细化、推进责任化;

  ——从政策、人力、财力各方面对创建工作给予强有力的支持,组建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专班,坚持日常检查、媒体曝光、市民监督,线上线下多种手段推动常态化检查督导,形成真督实导、一抓到底、常态长效的督导体制。

  去年以来,平凉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多次与全市党员干部、志愿者一起,深入公园、背街小巷、道路沿线,捡拾垃圾、清除杂草、清理杂物、整理花坛,以实际行动打造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如今的平凉,从机关到社区,从干部到群众,从城市到乡村,人人参与创城,个个奋勇争先,凝聚了全民创城的磅礴力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奏响了动人和谐的文明乐章。

  共建共享 城乡面貌换新颜

  走进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各个村社,路畅水清环境美,树绿花红家园洁,让人赏心悦目。

  “以前,柴草堆在门口,环境脏乱差,现在每家每户房前屋后种花种菜,整齐又漂亮。”说起村里的变化,崆峒镇太统村党支部书记冯玉成赞不绝口。

  文明城市创建,决不让乡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平凉市把包抓共建和网格化管理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城市更新行动的有力抓手,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汇聚市区镇村社五级抓创建的强大合力,有力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便民市场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走进崆峒区新建成的三天门综合便民市场,地面干净整洁,摊位整齐划一,货品琳琅满目,前来采购的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议价声此起彼伏,烟火气十足。

  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去年以来,崆峒区对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征地拆迁遗留的边角地及周边居民违规圈占的公共土地进行全面摸排,对清理出的土地规划建设便民市场。

  2022年,崆峒区在中心城区总投资4300万元,实施10处便民市场建设改造工程,新建三天门、新河湾、十里铺、北后街、双拥路便民市场5处,改造提升果园路、民馨家园、世纪花园C区、新民南路、西兴便民市场5处。

  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平凉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筑牢民生“里子”,又撑起城市“面子”,让群众成为创城工作的参与者、监督者、受益者。

  ——扎实推动城市体检,综合整治城市乱象,累计拆除城市违法建筑和临时设施38.1万平方米,拆除整治广告牌和门头牌匾1905处,化解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4.85万套,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2.2万个,落实“五线五箱”入地进房、多箱合一、喷涂美化等措施,全市累计整治住宅小区624个,整理线缆118.9万米;

  ——大力开展交通畅通、基础攻坚行动,建成自然村通硬化路、危桥改造、安全生命防护等工程552公里,围绕新建“连通路”、改造“卡脖子路”、维修“坑洼路”,持续完善城市路网布局;

  ——谋划实施城镇功能配套、公园绿地等项目546项,开建城镇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4793户、保障性租赁住房420套,实施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40部,成功入围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推动供水、供气、供热“扩面提质”;

  ——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绿化带、行道树、公园绿地等区域开展卫生保洁、苗木补植补栽、市容环境整治,在全省率先出台全域垃圾闭环处理实施方案,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97.98%,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积极实施县城提质扩容和小城镇建设示范工程,135个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有序推进,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942项,大幅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崇德向善 文明之风润心田

  文明人创文明城,文明城养文明人。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既要看“颜值”,更要看“气质”。

  在泾川县城关镇甘家沟村,一幅幅生动形象、富有乡村气息的精美艺术手绘墙,吸引周边居民不时驻足观看、拍照。

  “以前这些墙体破旧不堪,还有各种广告。今年镇里统一进行墙面美化,巧妙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村规民约、乡村振兴等内容。”村民薛麦焕说。

  手绘一道墙,教育一方人。这些形象生动的文化墙在扮靓乡村“颜值”、提升乡村“气质”的同时,让村民随时随地感受文明熏陶,深受群众的好评。

  每逢清明、春节,平凉市都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绿色文明祭祀新风尚。

  为方便群众就近缅怀故人,平凉各县(市、区)在主要街道设置祭祀点、摆放祭祀炉,有效覆盖全市各个居民小区。每个祭祀点均安排民政、公安、交通、社区等工作人员值守,引导群众自觉排队有序祭祀,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了积极力量。

  “小朋友,现在是红灯,先等一等哦!”

  “您好,感谢支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在平凉城区各个角落,总能看到繁忙的“红马甲”,他们劝导行人文明出行,引导大家有序排队,清扫背街小巷卫生……那一抹抹“志愿红”,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

  姚赵祥是平凉蓝天救援队队长,今年获得了“平凉市最美志愿者”称号。他不仅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应急救援活动,还积极无偿献血。新冠疫情暴发后,他更是主动请缨参与防疫消杀工作。

  “创建文明城市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姚赵祥说,希望通过志愿活动,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创城,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市7县(市、区)建成1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45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市登记志愿者人数达13.09万人,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网注册人数达26.02万人。年度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2万多场次,参与志愿者11.03万人次,服务群众45.8万人次。

  为积极弘扬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平凉市大力宣传、选树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和榜样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典型,累计推出15期“平凉好人榜”、189位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

  在榜样的带动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平凉大地生根、开花。

  斑马线前,机动车主动减速让行;骑行途中,市民自觉佩戴安全头盔;餐桌上,公筷公勺、光盘行动成为新“食”尚……

  文明融入日常,点滴折射光亮。平凉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崇德向善、乐于助人,已成为浸润群众心田的正能量。

  众手浇灌文明花,同心筑好幸福城。一个风景宜人、人民幸福的文明平凉,正翩然而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18109522888@189.cn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新潮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