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顺市聚焦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难点和堵点,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突出资金支持重点、提高项目实施效益、强化产业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推动涉农创新改革走深走实,助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聚焦“一个共同体”思路。聚焦“农银企”产业发展共同体。通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以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为突破口,成立以实施农业产业项目为目的的SPV公司,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带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发展,建立政府服务、企业经营、银行支持、合作社组织、农民参与的“农银企”产业发展共同体,推动实现乡村振兴中政府、企业、银行、农户四方共赢。 聚焦“内外两面”发力。聚焦培育本土企业和引进外来企业内外两面发力。一方面着力培育本地企业,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好本土SPV农业产业项目,目前已设立支持金刺梨、中药材、蜂糖李、茶、生态渔业等产业的SPV公司18个,2022年度全市安排用于SPV农业产业项目的资金有效带动撬动了社会资本、农业现代化基金、金融资本等,仅社会资本方投入到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量较2021年度增长10倍多;另一方面是谋划储备好可招商引资的SPV农业产业项目,面向全国农业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准对接头部企业、500强企业,以我市“产业大招商”突破年为契机,采取政策招商、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的方式,面向全国宣传推广我市涉农创新政策优势与SPV运作模式。依托现有在谈农业产业项目“一对一”宣传,寻求合作机遇;依托招商驻外分局“点对点”推广,储备目标企业资源;采取招商小分队“面对面”招商,精准招引优强企业;突出县区主阵地谋划引进一批优质SPV农业产业项目,确保“实打实”落地。 聚焦“三套组合拳”赋能。聚焦“服务发展”“服务产业”“服务企业”三套组合拳赋能。县区服务好发展,结合“一县一业”产业布局,选准主导产业谋划项目,选好市场主体组建SPV公司,推动项目建设。行业主管部门服务好产业,指导县区项目规划设计、申报实施、资金监管,对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企纾困。银行服务好企业,全程参与SPV农业产业项目公司组建、项目决策及项目实施,开辟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逐步突破抵质押、担保等传统贷款模式,对SPV公司量身定制融资方案,进一步提升了社会资本方的投资信心和发展决心。 聚焦“四大模式”创新。一是创新合作模式。由市场龙头企业和地方农投公司按照“51:49”的股比和“6:4”的利润比,成立以实施农业产业项目为目的的SPV公司,建立政府服务、企业经营、银行支持、合作社组织、农民参与的农银企产业共同体;二是创新投入模式。按照项目投资“2215”的比例,投入20%的整合产业资金、带动20%的社会资本、争取10%的省级农业基金、撬动50%的银行贷款,支持农业产业项目建设,预计放大资金效益4倍以上;三是创新申报模式。由所涉行管部门会同有关专家及财政、银行等单位共同对申建项目进行审核,及时拨付财政资金至SPV公司,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四是创新分配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对地方农投公司所获收益按照“4411”比例进行再分配,40%用于项目区农户分红、40%用于地方农投公司资本收益、10%用于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发展、10%用于防返贫监测对象。 聚焦“五类资金”整合。市级财政创新整合中央、省级财政衔接资金、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壮大村集体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五类资金”投入到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项目中,集中火力发展产业。在整合上述五类资金时,剔除到人到户的涉农资金以及不能整合的项目资金,充分考虑不可整合因素。制定《安顺市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筹集方案(试行)》,确保乡村振兴资金用得好、用得快、用得准,确保项目成长性好、利益联结强、惠民富民优。 聚焦“六个机制”调度。一是对市直有关部门指导县区项目推进情况、金融机构对接县区服务企业情况分别实施“一周一调度”机制;二是对各县区SPV农业产业项目公司组建运行、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机制;三是对各县区纳入SPV农业产业重点项目采取“一日一调度”机制;四是对工作开展情况及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执行“一月一专报”机制;五是对各县区涉农创新工作推进采取“一季度一考核”机制;六是对示范带动强效益突出的亮点项目开展“一季度一观摩”机制。 实际工作中,安顺市涉农创新办还制定考核督导办法强化督促、指导、效果、问责,确保政策保障有力,运转规范高效,以高质量落实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涉农创新改革蹄疾步稳、走深走实。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