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进一步增强高校综合服务能力

2022-12-11 16:37:20 来源:

前言

 

 

高校需要在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大信息化建设程度、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和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能力六个方面继续努力。不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进一步增强高校综合服务能力。

 

 

一、预算执行力不足

 

 

由于高校教学实行学年制,而高校预算则是以年度为单位,并且高校预算一般都于每年5月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才能正式确定,就造成每年1至4月出现预算空窗期。

 

 

在此期间,为了保障高校的正常运转,财务部门会参考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预拨一部分经费,但由于预拨经费有限,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是瞻前顾后的,导致前面几个月的预算执行率普遍偏低。预算正式下达后,又正值期末,各部门为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往往会突击花钱。

 

 

年底时,为了预算执行率能达到100%,各部门突击花钱的现象更加严重,这一方面也是由于财务部门没有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另一方面则是部分专项资金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比如军训经费、奖助学金、基建项目等都是临近年底才支出。

 


 

虽说财务部门有监督预算执行的职责,但由于财务部门与各部门属于同一等级,在预算执行监督上无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二、财务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财务团队对于高校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作用不言而喻。在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是主体,财务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在预算管理方面,许多高校没有配备专职的预算管理人员,而是由会计核算人员兼职预算管理工作。

 

 

首先,由于财务工作岗位的特殊性,需要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使得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

 


 

再者,财务人员参加预算管理工作相关培训的机会较少,一般都是通过老带新的方式把工作传接下来,但是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一些传统的工作理念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管理需要。

 

 

落后的工作方式和管理理念严重阻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需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不断增强业务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

 

 

三、完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应对策略

 

 

1.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高校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首要任务是提高学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的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管理意识的提高源于思想上的重视,不仅要重视预算的编制过程,更要重视预算执行的结果和效果。高校应努力加大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让学校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在高校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预算编制时,高校要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参与进来,引导部门负责人立足学校、本部门发展大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从而促进高校资金的合理分配,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高校要强化部门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引起部门负责人足够的重视,促使他们自觉努力提高预算管理意识,科学统筹资金,合理规划使用,切实把高校资金落到实处。

 

 

2.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是规范预算行为和监督预算执行效果的重要依据,一套成熟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不仅要明确预算编制的程序,还应明确预算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评价机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而言,高校要加快速度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方面的规章制度,避免因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调整预算,影响年初既定目标的实现。

 


 

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并将预算绩效与部门绩效进行挂钩,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在健全预算执行效果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对预算执行效果较好的部门可以在下一年度预算编制时适当倾斜,对预算执行效果较差的部门可以扣减相应预算,有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确保高校各项事业有序、顺利开展。

 

 

3.加大信息化建设程度

 

 

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应用毫无疑问给众多的财务人员带来了福音,也给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但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资金和技术二者缺一不可。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下,高校领导要转变现有的思维模式,从思想上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一套较为先进、功能相对齐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这样既可以满足日常核算和各类数据统计需要,也可以为预算编制和执行及时提供有效数据,避免了人为统计造成的失误,影响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引进系统后,高校还需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可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与维护。

 

 

同时,高校还应与时俱进,及时升级、完善系统相应功能,使系统在满足日常工作的同时发挥出最大使用效益,从而促进高校长远发展。

 


 

4.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对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对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作用十分明显。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信息沟通,助力预算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首先,财务部门在平时工作中要主动到各部门走访调研,了解各部门的发展规划及资金需求,尤其是那些资金需求量较大、业务众多的重点部门。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有助于财务部门编制预算时在保证重点、兼顾公平的情况下,合理分配资金,进一步优化学校资源配置。

 


 

其次,财务部门要加大预算编制相关政策和要求的宣传力度,明确各项业务具体编制部门,涉及基建维修、人员经费、固定资产采购等专项业务指定相应归口部门统一编制,避免出现重编、漏编、少编的现象,影响预算编制结果,进而影响后期学校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最后,财务部门要定期反馈各部门的收入、支出执行情况,对于执行进度缓慢的项目要分析原因,及时了解项目主管部门在预算执行方面的困难,以便提出合理解决方案,有效推进预算执行进度。

 


 

5.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合理执行预算是确保高校各项业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教育厅、财政厅的硬性考核要求。根据高校业务的特殊性,财务部门应提前做好规划、合理安排预算资金,预算正式下达前,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重点业务、重点项目稳步进行,避免临近期末聚集性支出。

 

 

预算下达后,财务部门要每月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重点项目要全程跟踪,精准掌握相关情况,对于执行进度缓慢的项目及时召开推进会,进一步督促相关部门有序、稳步推进,避免年底时突击花钱却无实效,对高校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高校应建立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纪检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会同财务部门定期督查预算执行情况,必要时问责相关部门和人员,有力推进预算执行进度,切实发挥预算监督作用,为高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6.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综合能力

 

 

高校想要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构建一支高素质的财务队伍是重要手段,但这也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高校应设立预算管理相应科室,配齐预算管理工作专员,负责高校各项资金的划拨、使用、调节等具体工作,定期统计、反馈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执行情况并分析原因,及时提供合理建议。

 


 

其次,财务部门要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学习、交流和探讨,互相分享工作经验,梳理业务流程,帮助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建言献策,促使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迈向新台阶。

 

 

最后,财务人员要自觉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预算管理工作相关培训,及时更新知识储备,不断转换工作理念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业务能力,为高校事业稳步发展添砖加瓦。

 

 

结语

 

 

预算管理对高校发展意义重大,高校想要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财务行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加强预算管理是必然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18109522888@189.cn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新潮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