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 一 在强有力的推动之下,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亮点纷呈: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高职试点专业达60个,中职学校试点专业45个;成功举办2022年武威市中职师生技能大赛;积极参加2022年甘肃省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98名学生和老师荣获个人赛表彰奖励,62个团队荣获团体赛表彰奖励;3064名学生参加2022年中职升学考试;“三教”改革进展有序…… 二 近日,记者来到武威职业学院,校区内宽敞有序,教学综合楼、实训楼、图书馆错落有致,宿舍楼干净整洁。在光伏实验室内,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备战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光伏电子工程的设计与实施”赛项进行强化训练。 武威职业学院以部省联合打造“技能甘肃”、加快“技能武威”建设为契机,更新理念,强化内涵,聚焦质量,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达13204人。2020年至目前,已累计取得26项国家级成果、663项省级成果,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学生技能大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近3年获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75项,授权专利50件。” 武威职业学院质量管理处负责人冯文娟说。 武威职业学院的高速发展,是我市推动职业教育水平实现新跨越、新提升的一个缩影。随着一个个有针对性的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制约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个绊脚石被搬开,发展的道路越来越顺畅,前行的速度越来越快。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按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采取有效措施,全力落实“技能甘肃”各项工作任务;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保障机制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为我市打造“技能武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离开了企业的参与,职业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市以武威工业园为基础,着力推动打造武威工业园产教融合职教园区。武威职业学院完善了顺丰学院、比亚迪汽车学院建设方案,持续推进旅游管理高水平专业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武威希尔顿欢朋酒店签订合作协议,挂牌“武威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天祝职业中专与苏州紫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苏州)有限公司、三洋能源(苏州)有限公司、日立电线(苏州)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民勤职专实训中心引入甘肃浩瑞科技工贸有限公司,在对果树生产管理、蔬菜育苗嫁接、日光温室栽培、食用菌生产中形成产教融合培训基地。 三 “环境适应能力如何”“肯不肯吃苦”“有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强不强”“专业基础知识考核是否达标”……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企业在人才招聘时,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更注重是否具备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市职业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扎实文化基础和职业技能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方法,积极探索德技并修育人新模式,努力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推进我市职业教育“破茧成蝶”,实现高质量发展。 积极开展职普融通试点工作,确定古浪县职专和河西成功学校分别试办职普融通普高班和职普融通中职班。支持天祝职业中专与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签订中高职一体化(五年一贯制)合作办学协议,开展电子商务、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等专业“2+3”贯通培养。推进1+X证书试点工作,高职试点专业达60个,中职学校试点专业45个。 同时,紧贴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精准设置专业,拓展发展空间。对接职业标准,优化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对接岗位技术技能,构建模块化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和技术平台,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新起点上,武威有信心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浓墨重彩地书写职业教育“示范答卷”,为武威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能工巧匠。 |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