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在“三个统筹”中综合推进多重目标

2022-12-31 10:21:01 来源:

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专家解读

在《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统筹”二字贯穿始终。

编制思路中,“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人关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就“三个统筹”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

访谈嘉宾


唐凯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

阅读提要

《规划纲要》坚持统筹方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深刻把握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注重多重因素一体考虑、多重目标动态平衡,是近年来我国规划工作的一个创举。

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规划纲要》确定了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四类安全底线,是立足湖北自然资源特点和国家安全责任的总体部署。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深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湖北需要着力提升综合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等支撑系统的能力和水平,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丹

用好统筹方法

注重多重因素一体考虑、多重目标动态平衡

记者:《规划纲要》强调“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三个统筹”体现了怎样的编制思路?

唐凯:坚持统筹方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统筹”一词出现多次,比如,“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等。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着力更好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但也存在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代价过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系统观念、掌握统筹方法,不能顾此失彼。

用好统筹方法,才能实现多重目标综合推进。《规划纲要》坚持统筹方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深刻把握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注重多重因素一体考虑、多重目标动态平衡,是近年来我国规划工作的一个创举。规划体现出了三个转变:发展思路从粗放扩张、以快为主到安全为本、质量优先的转变;发展路径从消耗自然资源环境为代价到山水林田湖草统筹规划安排的转变;发展管理机制从管理部门自我为中心、产业主体自求多福到省委、省政府统一谋划,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转变。


鄂州花湖机场助力武汉都市圈打造内陆新的“空中出海口”。(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为全局计、为长远谋

守住安全底线是事关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记者:“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重要内容。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决守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我们怎么理解《规划纲要》将“统筹发展与安全”放在“三个统筹”之首?

唐凯:发展和安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

《规划纲要》将“统筹发展与安全”放在“三个统筹”之首,体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为全局计、为长远谋的考量: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

守住四类安全底线,是湖北的责任和使命。湖北自然地理格局可以概括为“三江千湖、四屏一山一平原”。长江干流、汉江、清江三大主要河流串联了众多水系。鄂西南武陵山区、鄂西北秦巴山区、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构成了全省的主要生态屏障。湖北江河湖库众多,中部江汉平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区,其中还有大洪山等重要山体。《规划纲要》确定了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四类安全底线,是立足湖北自然资源特点和国家安全责任的总体部署。

守住安全底线是事关湖北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是守住水安全底线。治荆楚必先治水,水是湖北最大的特点,关乎湖北发展的各个方面。长江、汉江、清江三江流域支撑全省的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洪涝风险和挑战。守住水安全底线,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是湖北的重大责任。

二是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至关重要,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是湖北的政治担当。

三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长江、汉江、清江三江串联全省江汉湖群及湖库湿地,为江汉平原提供了优良的水土条件,支撑湖北成为国家粮食主产区。作为人口大省,湖北粮食自给率很高,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质量安全水平,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和部分外调能力,是湖北肩负的国家任务。

四是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湖北是生态大省,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和幕阜山区等四大生态屏障,筑牢了长江中游地区的生态基底。稳固全省自然生态格局,严守生态安全底线,扛起长江大保护责任,是湖北的重要使命。

要以流域综合治理,牢牢守住安全底线。《规划纲要》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以流域作为治理的基本单元,与行政区划管理单元相结合,将全省划分为长江、汉江、清江3个一级流域和16个二级流域片区。水是生产生活生态的源头。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能够抓住“水”这一关乎湖北发展的“牛鼻子”,开展源头治理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筑牢安全的本底;协调好水与产、水与城的关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空间。

提高平衡性、协调性

以国土空间布局的有序促进发展的有序

记者:为什么要强调“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这对于推进四化同步有怎样的意义?《规划纲要》是如何体现这个要求的?

唐凯: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市县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单元,有力推动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也产生了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湖北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所在,重点是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遵循地区发展差异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扬长补短,“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让能干什么的人干什么”“把好的做得更好”,尤其要解决好影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本质是以国土空间布局的有序促进发展的有序。空间是发展的载体,在空间上明确底线管控的要求,是构建安全稳定发展格局的前提;空间有序布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规划纲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导向,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守护自然生态格局,在良好生态本底基础上,实现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构筑三大都市圈引领、三大发展带支撑的空间结构。应加快建设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提升沿江发展带、汉十发展带、襄荆宜发展带轴向联动互促,增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通过空间统筹引导经济社会有序发展,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长性,促进区域协调、城乡共融。

要以空间统筹为抓手,推进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与空间发展布局相适应、相统一。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空间发展布局,既是四化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和发展指标在国土空间上的反映,也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支撑。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就要从四化同步的角度来谋划和推进城镇化,使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规划纲要》致力于推动形成统筹发展和安全、支撑四化同步发展的用地布局。要坚持守牢底线、节约集约、绿色可持续原则,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稳定绿色开敞空间与建成空间比例。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产能,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优化生态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布局。建立与区域发展廊道相适应的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城镇体系,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衔接自然资源全要素系统治理与全生命周期管理,因地制宜优化资源配置和政策供给,创新开发保护策略、管控措施、实施机制。

打通关键堵点

深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记者:湖北是内陆省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于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着力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有怎样的意义?哪些堵点需要打通,哪些环节需要加强?

唐凯: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湖北位于我国主要经济区的几何中心,立足中部腹地和战略纵深,能够辐射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具有突出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同时,湖北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交汇地,在推动内陆双向开放上具有明显优势。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深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当前,湖北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综合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仍然存在瓶颈和短板。例如,长江中游航道“肠梗阻”依然存在,沿江、京九、呼南、福银等高铁主线尚未贯通,京港澳、沪渝等国家高速公路主通道瓶颈问题凸显,联运转运设施亟需完善,物流运行效率有待提升。因此,湖北需要着力提升综合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等支撑系统的能力和水平,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是推动湖北省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举措。要从交通网络规模、枢纽服务能力两大方面,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的目标和任务。一是切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高效联通国内主要城市群,多路衔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重点强化沿江交通干线承载能力,实施长江、汉江航道建设重点工程,加快贯通沿江、呼南、福银等高速铁路湖北段,提高对接沿海港口、沿边口岸的铁路班列作业能力。二是高质量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港站,着力打造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加快建设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建设武汉国家级中欧班列区域性枢纽节点,统筹推进交通枢纽港站一体化建设。

要把完善现代物流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持续推进“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的构建,完善物流枢纽布局,加强物流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进一步扩大物流服务规模,促进物流体系降本增效。并重点强化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加强大宗商品物流基地建设,补齐农业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提高物流平台服务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18109522888@189.cn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新潮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