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2月16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2022-12-24 11:49:23 来源:

2月16日(星期四),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

  加快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升级 万亿国资系基金激发经济新活力

  随着“管资本”模式纵深推进,国资系基金不断发展壮大。据知本咨询国企改革数据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由中央各部委及央企主导发起的国资系各类基金总规模达3.4万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国资基金正成为国有资本最为重要的新形式之一,成为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器。在市场备受关注的重大项目中,国资系基金频频现身,以资本引擎激发经济新活力。

  加力稳投资 多地明确水利项目建设计划

  业内人士表示,大规模水利建设项目一般投资规模较大,产业链条较长,可明显带动就业,是稳投资、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各地加快水利项目建设,明确水利投资计划,有利于发挥投资对地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国水利投资规模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掘金消费成长两大赛道 230只个股获券商推荐买入

  整体上看,券商推荐的个股多集中在消费和成长两大方向,部分个股在经历年初阶段性冲高后近期出现不同程度回调,但其配置价值仍然获得机构看好。结合行业景气度、相关政策等因素研判,家电、食品饮料、芯片设计产业链、新基建等领域细分机会值得关注。

  迎多重利好 中医药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月15日,A股共38家中药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或快报。总体来看,2022年中药上市公司业绩分化较明显。其中,15家公司净利同比预增,占比39.47%。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发展中医药行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受多重利好影响,行业有望迎来景气度提升。

  上海证券

  申报即担责 全面注册制加速中介机构归位尽责

  2023年仅过去一个多月,在发行上市审核方面,沪深交易所已经出具了10份涉及中介机构的监管函,数家中介机构因“核查不充分”被书面警示。全面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已经在公开征求意见,在IPO审核端,“将发行人质量的把关责任真正交给中介机构,促使其把好‘入口关’的第一道防线”的监管取向愈发明显。

  最高检:严惩“伪金融”“假私募”等非法集资犯罪

  “五年来,检察机关共起诉金融证券犯罪18.5万余人,比前五年上升28.2%。”2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孙谦在“做优新时代刑事检察”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称,上述金融证券犯罪人员中包括“明天系”“安邦系”“泛亚”“康美药业”等一批特别重大案件的涉案人。

  公私募发行回暖 多路资金陆续进场

  公私募发行出现回暖迹象。2月以来,多只权益类基金提前结束募集或“一日售罄”,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百亿级规模产品也受到资金青睐。渠道人士透露,宁泉资产创始人杨东管理的私募产品目前募集资金已超过24亿元,资金申购热情超预期。

  可转债一级市场回暖 14家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集中获批

  可转债市场悄然升温。春节假期后,可转债新券上市表现普遍不错,多只个券首日涨幅突破30%,更有3个交易日就实现翻倍的案例。同时,本周初可转债打新户数今年以来也首度站上1000万户大关。由于新券盈利效应明显,可转债一级市场也逐渐回暖。

  证券时报

  中办、国办:加大重点领域财会监督 严打财务会计违法违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大重点领域财会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财务会计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查处影响恶劣的财务舞弊、会计造假案件;加强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金融企业等的财务、会计行为的监督。

  2月MLF加量平价续作 补充中长期流动性

  2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499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3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MLF利率、7天期逆回购利率与上期持平。分析师指出,本月MLF加量续作,将直接为银行补充中长期流动性,增加其放贷能力。

  市场配置效率再提升 “差生”加速被淘汰

  全面注册制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将是方方面面的,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相关改革将进一步提升A股的市场化水平,促进市场的优胜劣汰,加速“差生”的淘汰与好公司的价值发现,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配置水平。

  央企重组整合接二连三 优质资产与资本市场“双向奔赴”

  2023年被视为国企改革大年,央企正在担起打头阵的改革先锋角色。开年以来,央企整合动作频频,标志性的并购重组案例接连落子,在资本市场掀起阵阵涟漪。央企专业化整合浪潮,叠加混改上市等多元改革举措一起,使更多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这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源头活水。同时,资本市场也将给这些央企优质资产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发展工具。

  证券日报

  开年以来47家A股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 激励主体覆盖面不断扩大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5日下午3时,开年以来已有47家A股公司披露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合计超6000人。近年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主体不断扩容,从高管群体到核心技术人才,再到一线的技术工人,越来越多的公司员工能够分享到公司成长的“红利”。

  外汇局:1月份外资净买入277亿美元 创单月历史新高

  据介绍,1月份,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387亿美元,环比增长9%,处于历史高位;外商直接投资资金净流入保持相对稳定。随着我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巩固,外资积极参与境内股票市场,1月份净买入境内股票277亿美元,创单月历史新高。

  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安徽新一轮国资改革提升行动开启

  依照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明确要求,安徽将着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上市挂牌和直接融资;深入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积极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同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服务国家及安徽重大发展战略。

  欧盟禁燃法案获通过 车企陆续敲定时间表

  2月14日,欧洲议会正式批准了2035年欧洲停售新燃油汽车的议案。这意味着,到2035年,所有在欧盟范围销售新的汽油柴油驱动汽车、轻型商用车、HEV混合动力车以及PHEV都将被禁止。作为自主品牌车企的代表,比亚迪在去年宣布,自2022年3月份起停止燃油车的生产,全面转型电动化。此外,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等国内车企也相继公布了碳中和时间表。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怎样看待门诊共济保障改革

  从全国看,实施普通门诊统筹后,互助共济功能显著提高,门诊需求多、患病多的参保职工明显获益。之前不报销的门诊常见病、多发病医疗费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将有效减轻普通门诊就诊费用负担。特别是患病多和罹患慢病的参保职工,获益远超个人账户减计额,仅仅减计数百元,就能报销千余元甚至数千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央行最新定调:支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完善金融市场法制和基础性制度

  近日,央行召开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央行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要及时分析研判经济金融运行苗头性趋势性变化,有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防控金融市场重点领域风险,统筹推进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保障金融基础设施高效稳健运行。

  欧佩克、IEA双双上调石油需求预期背后:欧美经济“软着陆”有戏了?

  相比去年下半年,如今美国经济的前景已经大幅改善,通胀持续下降,劳动力市场仍显韧性。除了美国,俄乌冲突风暴中心的欧洲经济也意外好于预期。欧元区2022年第四季度GDP增长放缓,但仍保持增长,而且就业增长超过预期。尽管目前仍有不少经济学家预计,今年欧元区等地区仍可能在某些季度陷入经济衰退,但今年有可能实现年度增长,全球经济前景已经远远好于去年下半年时的悲观预期。

  第一财经

  证监会重申券商跨境展业整改原则 明确“不会无故限制存量客户交易”

  中国证监会2月15日重申了“有效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原则,并强调相关证券公司及其境外子公司“不会无故限制存量客户交易”。证监会称,下一步将督促有关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落实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稳步推进规范整改工作,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将继续加强与境内外监管部门的监管合作,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推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新能源“走进”电力现货市场 收益下行压力何解

  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大型的集中式电站,投资规模在几亿到十几亿元,对于这种重资产投入,企业不追求高收益,而是更看重它的稳定性,每年维持7%到8%的收益率即为可观。但是进入电力市场以后,电价或高或低,不好计算,这就很难得出准确的收益率了,投资风险势必加大。

  经济参考报

  近五十家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 全面注册制下股权激励或迎来更多创新

  今年以来,A股市场股权激励依旧火热。数据显示,年内已有近50家A股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大手笔”股权激励计划频频出现,股权激励工具也更多元化。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生物医药以及机械设备等行业公司占比居前,消费类行业上市公司对于股权激励的热情尤其高涨。

  A股公司GDR发行提速 10家公司已经上市 41家公司正在推进

  A股上市公司出海融资加速,推进全球存托凭证(GDR)发行热情不减。数据显示,截至2月15日发稿,自2022年以来,除10家公司GDR上市外,还有41家公司正在推进GDR发行。近期,已有伯特利福斯特百克生物等7家上市公司宣布筹划发行GDR;另有多家公司披露GDR发行最新进展情况,境外发行GDR步伐加快。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18109522888@189.cn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新潮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