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国人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疗心”服务双向喊渴

2022-12-16 14:49:56 来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时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其中,强调要“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

3年来,疫情的冲击和持久反复令部分群众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经此一“疫”,国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明显提升,给尚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当前,我国仍面临心理健康服务供需失衡:供给端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供需双方对接不畅;需求端心理疾病频发,寻求专业服务困难。

心病当须心药医。凝聚更多社会力量、资本力量,促进心理健康行业成长成熟,成为业内外共识。我们看到,在供需市场的催化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加持下,数字化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备受推崇,通过不断细分、搭建多样化应用场景,数字化心理健康行业似乎已触摸到“蓝海”入口。

与此同时,一些年轻人也开始适应花钱购买心灵“治愈”,通过各种新鲜方式解压,让内伤累累的心灵吸入充沛的“负氧离子”,进而转化成充盈的正能量。

2020年在海口龙华区一处医学集中隔离观察点内,一份心理疏导工作者的工作日志记录着当日心理疏导状况——“缓解3人次的紧张、焦虑、失眠等情况”。蒲晓旭 摄

《中华精神科杂志》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对我国14592名普通民众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约1/3被调查者遭受较大心理冲击,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分别达到53.5%和44.6%。

疫情旷日持久,让不少人出现焦虑、不安、苦闷等应激反应。有的还同时叠加多重精神压力,如失业、经营惨淡、收入锐减、购房租房支出大、考研失利、留学受阻、亲人逝去等,导致心理健康严重失衡,亟待相关行业提供疗治心灵的优质服务,扭转心理治疗市场供需失衡的现状。

国民心理健康“阵痛”袭来

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中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失眠障碍者过亿。

国民心理健康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机构密集出台政策,推动精神心理互联网医疗发展。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部分企事业单位、一些社区等已开设或正在建设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十条”,进一步优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之后,全国范围内阳性人员持续增加。为缓解民众情绪,政府部门和部分高校等推出面向社会人群的免费心理健康服务。如北京市上线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近40名专业的心理卫生健康工作者全天候在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推出“养老人心理支持热线”,专为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提供情绪疏导。小区群里的邻里间互帮互助、亲朋间的相互问候,也成为心理健康的一道保护屏障。

然而,我国仅北京、广东、江苏等极少数地区将精神科治疗类别下的“心理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为精神障碍患者寻求治疗减轻经济压力。对于未患精神障碍疾病但心理健康受损人员的心理咨询服务,则鲜有地区将其纳入医保范畴。

2022年9月2日,河北沧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科主任郭艳汝为新来的一位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王民 摄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牟文婷分析,我国心理健康供给侧不发达,需求侧付费意愿低,导致目前中国心理健康行业渗透率只有10%左右。疫情的到来,放大了这种不平衡。

门槛过低、良莠不齐,供需两侧双向“喊渴”

福建的何女士在一家线下心理咨询机构购买服务。她说:“我约了10次课程,刚开始我跟咨询师哭诉,后来他不停质疑我到底有没有受到伤害,还占用450元一课时的咨询时间推销后续套餐。”

半月谈记者在一网络平台搜索“心理咨询培训”后,出现多个相关群组。记者随机加入一个群并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被告知支付1000元便可购买132课时的“心理咨询师系统教学录播课程”,学员自主观看学习即可。工作人员在收款后10日内还将为学员制作并邮寄“高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而学员仅需提供身份证号、一寸证件照。

“心理咨询师就是这两年火的,来找我们买课办证的人不少,全国各地的都有。你放心,这个证在市场上可以用的,很多学员都是做兼职赚外快。”这位工作人员说。半月谈记者在群里看到,陆续有人加入并咨询课程。

国家卫健委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指出,当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商业化心理咨询短期培训机构,其对学员了解浅层的相关技术信息、行业动态等有一些效果,但无法培训出系统全面的专业能力素质,往往只要交钱即可参加课程,且不乏部分机构将其培训合格证包装为从业资格证。

据了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于2017年9月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已获证仍有效。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出现国家相关统一资格证书考试。

上述被取消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从诞生之日起便存在门槛较低的争议,比如即便没有学习心理学相关专业,只要有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即可报名职业资格证考试。

“原先门槛低,导致入行的人太多,应该把门槛再提高。但现在连低门槛都不存在了,行业更显混乱,社会机构纷纷推出各种名义的证书。2017年之前已认定的资格证反而更加金贵了。”乔志宏说。

导致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的另一原因是,一些咨询师在从业前未经过严格的心理督导训练。督导是指从事心理相关职业人员,在行业资深导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类似于“在专家医生的指导下出诊”。

北京一名心理咨询师说:“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要付出很多,包括严格的学历教育,还有见习、督导、接个案等,并非通过‘话聊’‘唠嗑’就能给人疏导,这不是个赚快钱的行业。但身边一部分高水平的咨询师因接不到足够的来访者而转行,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

牟文婷认为,当下充斥着很多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消费者往往花高价购买了劣质服务,纠纷时有发生。当前,我国缺乏针对心理咨询行业的市场监管机制。

此外,心理咨询疗法的有效性缺乏论证,服务收费缺乏权威标准。乔志宏告诉半月谈记者,我国心理咨询业务开展规范欠佳,心理咨询机构运营模式过于商业化,多数机构未设置有效的服务效果导向机制。“无论采取哪种心理咨询服务方式,都需要建立在对来访者有效的基础上,这需要足够的科学研究和证据支持。然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心理咨询疗法。基于不同服务理念和业务操作的提供商,只能根据各自成本标注其价格,全行业很难形成合理、权威的收费标准。”乔志宏说。

消费者则反映,市场心理咨询服务价格通常为每50分钟300元到上千元不等,高额的费用令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常常面临“花钱都不知道去哪里找真正合格的咨询师”的难题。

牟文婷分析,我国心理咨询服务市场需求较大,但供给有限,且服务水平不平衡。“比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服务水平较高,小城市相对难找到靠谱咨询师。在此背景下,数字心理健康产业开始崭露头角。”

建立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咨询体系

针对行业发展困境和群众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我国心理健康服务行业亟须加快完善行业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咨询体系。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派出的心理援助队员开会讨论心理援助方案

——推出具有较高门槛的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认定。完善的职业资格管理,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对于会影响人们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的心理健康职业,应像司法领域从业人员等进行职业资格管理。卫生部门、教育部门、职业资格管理部门应联动协作,建立具有较高门槛的心理咨询职业资格认定机制。同时,加强对现有心理咨询市场监管和职业伦理规范建设。

——建立以学历教育为基础的职业资格体系。心理咨询行业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基于学历教育授予相应的从业资格证,比如美国要求先要获得心理学相关学位,才能报名参加各州举行的执业资格考试。

乔志宏认为,区别于纯技能型职业,心理咨询从业者不仅要有职业技能,还需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包括出色的沟通能力、丰富的文化和知识素养等。而综合能力无法短时间促成,需要长周期的学历教育作为保障。“也就是说,申请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前提必须是读了心理学的本科或硕士。当然,现在市场有较大需求,而学历教育的发展需要时间,所以现阶段可同步发展准学历培训,严格按照学历教育培养环节,以持续两到三年的培训筛选更多合格咨询师。”乔志宏说。

31岁的张鹤瀚(左二)是天津市安定医院的一名心理医生。2月12日,作为天津驰援湖北医疗队的心理援助组成员,张鹤瀚乘坐飞机赶赴湖北恩施州,之后辗转来到利川市。一到当地,他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工作中。

——探索科学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疗法。心理咨询行业需要开展在中国社会文化体系下的疗法实证性研究。牟文婷建议,我国应加大力度推广心理咨询循证疗法,前期可先基于心理咨询行业发展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的实证性经验,“知道到底哪种疗法对哪种心理问题的确有效,就是要以通过科学检验和论证的证据为前提对来访者开展咨询”。

——鼓励自主化、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发展。自主化、数字化心理咨询服务代表着行业的未来,我国可加强心理咨询数字疗法推广。牟文婷说:“相当于把很多经过有效性验证的规范性心理干预核心要素集纳在手机等端口,来访者可自主匹配对应心理问题的‘数字助教’接受心理咨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18109522888@189.cn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新潮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