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寒假接近尾声,黑龙江省中小学陆续迎来开学。开学季,学生和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如何调整心态顺利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近日,记者走访哈尔滨市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采访了相关专家。 爱眼护眼牢记“20-20-20”原则 “快开学了,检查视力的孩子真多啊!” 2月13日,哈医大一院眼科就诊区人头攒动,很多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就诊。哈尔滨市民孟女士的儿子今年8岁,近视快200度还有散光,孟女士提前预约了眼科专家号,想趁开学前带孩子重新检查下视力,看看是否需要更换一副眼镜。 据了解,每年开学季都是学生群体检查视力的高峰期,记者从哈医大一院了解到,春节假期过后,眼科迎来了患者就诊高峰,单日眼科门诊接诊量到达1000余人,其中来看近视、弱视以及斜视的患儿数量显著增加。 哈医大一院视光中心李雪教授提醒,学龄期的儿童如果已有近视,需要每半年进行一次散瞳验光和综合验光,及时调整戴镜策略,以延缓近视的发展。如果近期内视力下降较快,需及时就诊,查找原因。 如何避免孩子过早变成“小眼镜”?哈医大四院眼视光学门诊姚春滟主任建议,家长不要过早给孩子太大的近距离用眼压力,不仅是电子产品,看书、写字、看琴谱等时间过久,都可能使孩子用眼过度。要注意孩子日常是否存在眯眼视物、过近距离视物,眨眼,揉眼等情况,或孩子表述眼睛酸痛、干涩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户外活动是帮孩子防止近视最有效也最健康和经济适用的一种方法,要保证孩子每天有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尤其在冰雪季时,建议家长在做好保暖的情况下,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已经上学的孩子,课间也应到操场远眺放松眼睛,不要总“宅”在教室。日常生活中,应掌握“20-20-20”用眼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向20英尺外的地方,远眺20秒。 调整生物钟平稳切换到学习模式 开学了,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从居家线上学习回归到正常校园生活,短时间内无法适应,生物钟紊乱甚至出现焦虑情绪该怎么办?对此,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心理中心医生梁钧松分享了一些调控情绪的小方法。 梁钧松建议,首先应规律生活作息。无论节假日还是工作日,都尽量保持正常生活作息,规律饮食、充足睡眠,保持生活的稳定性。要保持运动,愉悦心情。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运动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还有助于减少精神紧张,愉悦心情。 其次,要学会接纳自己。面对教学模式的变化,部分学生尤其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他们会因无法快速适应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建议大家应该正确认识、理解、接受这些情绪,这是人体正常防御心理反应。尽快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到目前的学习状态当中,查缺补漏,逐步过渡,增强信心。 在学习时间调整方面,回归线下后,同学们应尽快调整学习状态,做好学习计划,线上与线下良好衔接,完美过渡。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认真做好笔记,多向同学或老师请教,高效掌握学习内容。课下及时完成各学科的作业及预习、复习工作。听从老师及家长的意见和监督,充分利用好线下教学时光。 开学季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开学季正值春季,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学生们回到学校后处于人群密集的环境,要尤为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据了解,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校园疫情防控作出了一些具体的指导。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指南明确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工作力量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提醒督促师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 开学返校前一周,学生居家每日开展测量体温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观察等健康自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要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感染病毒,须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 师生返校后连续7天开展健康监测,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师生入校时测量体温,发现发热等症状师生及时采取留观等相应措施。 专家表示,校园是师生聚集的场所,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如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等均可在人群密集的校园内传播。因此,除了新冠病毒的日常预防外,也要注意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专家提醒,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场所,每天及时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如孩子有发热症状要为其测量体温,如果孩子有发烧及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应自觉戴上口罩并带其就诊。如孩子需要居家隔离治疗,家长应督促孩子在家休息,避免与其他同学接触,避免造成疾病传播 |
下一篇:这些健康生活习惯可以降低肺癌风险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