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管理健康的最好方式:远离低质量的社交圈子

2023-01-01 14:48:03 来源:

人活到一定年纪,是要学会往回收的。

2022年12月2日,北大心理学副教授毛利华发表了一场关于身心健康的演讲。

他说大部分人明白运动、作息和饮食的重要性,却忽视圈子对身体的影响。

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无论是生理或心理层面上的健康,都离不开高质量的社交关系。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分辨并拒绝负性社交,才能得到更多有利身心的引导。”

一个人过得如何,只需看他周围人拥有怎样的生活习惯。

管理健康的最好方式,是远离低质量的圈子。

01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看得让人揪心。

江苏23岁女生小美,在朋友怂恿下吸食笑气,成瘾后一次最多吸食200多支。


短短半个月,小美出现记忆衰退、胸闷、行走困难等症状。

等到被民警发现时,她和朋友躺在6000多瓶笑气边,小美的一条腿已经无法动弹。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十个名医也不足以治愈一个混子带给你的病痛。”

低质量的社交圈子里,往往有各种生活习惯不健康的人。

当你深陷其中,搭进去的不仅是时间和金钱,更有自己的身体。

高分美剧《You Are the Worst》中,埃德加是一位退伍军人。

他发现自己有写段子的天赋后,入职一家脱口秀公司,并结交了一群新同事。

同事们总以找灵感为由,拉着他参加各种酒会和派对。

他觉得应该有所节制,朋友“开导”他:不要压抑自己,要学会活在当下。

他想早点回家,朋友给他讲“道理”:年轻就应该疯,老了以后想疯都没力气疯了。

一天到晚听着这些声音,埃德加逐渐跟着朋友一起,开始享受酒精和大麻带来的刺激。

但短暂的欢愉过后,他总是倍感心力交瘁,胸口更是频繁阵痛。

在最放纵的那几天里,他甚至觉得自己随时可能猝死在某个酒吧,或者死于一场车祸。

后来当老朋友吉米拜访他时,发现他已是头发稀疏、双眼血丝、满脸胡茬,体态也变得臃肿不堪,全然不复往日的军人气质。

人生就是如此,一旦你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变得自甘堕落,眼前一切快乐都会透支你的未来。

《微习惯》作者斯蒂芬曾在采访时分享,自己能战胜超重、失眠和高血压等顽疾,诀窍就是取消90%的社交活动。

他说:“我不觉得自己是个自律的人,只好让别人找不到我,我才能专心做我该做的事。”

身处暮宴朝欢的圈子,不会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

和放浪形骸的人为伍,很难拥有坚持锻炼的自律。

只有主动逃离嘈杂的圈子,你才能听见身体的诉求,坦然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

02

看过这样一张漫画。


一个人掉进水里,眼看就要溺毙,但岸上的人没拉他一把,反而递给他一杯酒。

有些朋友就是这样,从不顾及你的身体,只为当下尽兴,便拉着你沉沦到底。

有调查显示,社交应酬所伴随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加剧血脂凝固,促使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

正因如此,频繁出入饭局和聚会的人,患上高血压和心脏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平均风险会增加一倍。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就曾在和酒友吃饭时休克。

他在住院时后悔不已:

我们为了避免孤单而到处应酬,却忘了一直陪伴我们的是身体。

老舍也通过聚会结交过一批他认为的莫逆之友。

这些“莫逆”不会跟他说文论道,只会拉着他喝酒吹牛。

偏偏老舍当时认为,人只有在稍有酒意之际,说话做事才会真诚,彼此更容易心心相印。

直到后来患上贫血病,老舍发现酒桌上的朋友依然一个劲劝他劝酒,毫无半点体恤之心。

每次把酒言欢,他的病情都会加重几分。

直到有天肠胃出血,他才在医生的警告下开始戒酒,不再同酒友应酬。

起初他精神萎靡,感觉生活百无聊赖,可随着病情好转,他发现自己整个人变得焕然一新。

他在《戒酒》中写道:

“以前觉得不跟朋友喝酒,我甚至于不会活着。(如今发现)不喝也有好处,肠胃舒服,脑袋不晕,每天能写作一二千字。”

在远离觥筹交错的时光里,老舍重返健康,内心也变得异常富足。

我们年轻时觉得热闹是必需品,应承每一次邀请,奔赴每一场聚会。

排过医院的长队后才明白,这世上许多迎来往送,都以健康为代价。

豆瓣网友@安然有句很深刻的评论:

“陪你吃喝玩乐的人不一定懂你,但你身体一定懂。为了不走心的热闹消耗自己,在我看来是最大的愚蠢。”

不体恤你的朋友,没必要迎合;不适合你的圈子,没必要强融。

人终其一生,最应该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03

余秋雨曾说:“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才能轻松走以后的路。”

当你对圈子去芜存菁,就会发现真正有益的关系,从不靠浅层的欢愉维系。

博主@寒兮在大二时发现自己体重超标,于是在寝室发起健康生活的倡议。

起初室友们兴致极高,按照她排出的计划,清晨到点起床,中午不吃外卖,下午抽一个小时到图书馆自习,晚上还去操场做有氧。

然而不到半个月,多数人就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看到寒兮还在坚持,反而嘲笑她“很会装”。

到最后,只有一位隔壁寝室的朋友,还跟着她规律作息,按时健身。

大四时,她们还一起复习考研,并且成为她们那届为数不多上岸的考生。

如今她毕业10年,许多人聚了就散了,只有和这位朋友还一直在事业和健康上彼此监督。

寒兮后来在网上分享这段经历时感慨:“坚持让你变好的生活方式,可能会让你疏远周围的人,却也筛选出能够真正滋养你的关系。”

《只有医生知道》中有一个“消耗-吸引”法则。

当你身处一群只知吃喝玩乐的人中间,你其实就处于一个不断被消耗的状态。


这个群体会不断壮大,而你则在被消耗掉时间、精力和健康后,淹没在群体之中。


而当你远离消耗型的人际关系,那些和你有着相似理念的人或群体,会主动被吸引到你的身边。


你和圈子里的每个人,彼此独立又相互吸引,最终实现共同成长,从而让身心达到健康饱满的状态。


作家雪小婵说,人活到一定年纪,是要学会往回收的。

收起不必要的热闹,我们才能为真正高质量的圈子腾出空间。



周国平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

“为了尽兴而聚在一起的人,要么债台高筑,要么百病缠身,最终往往不能尽兴;

反倒是那些聚在一起吃苦的人,身体和心灵都得到锻炼,最终过得幸福圆满。”

沉沦低质量的圈子,经历转瞬即逝的低级快乐,过后是无尽的病痛折磨;

身处高质量的圈子,捱过最初自律生活的乏味感,往后便能尝到无限回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

本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18109522888@189.cn我们会及时处理!

版权所有:新潮资讯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13000000号